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

    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 (第2/3页)



    “成都太、少二城,桓公所先破者,是何城?”

    “少城。”

    莘迩点了点头,不再询问。

    李亮知他定是有所思,因而方才有此两问,趁习山图前头带路的空当,他问莘迩,说道:“明公,亮观公如有所思,可是在设想桓荆州破成都时的情景么?”

    莘迩求贤如渴,李氏是陇西的大族,日后用兵关中,李亮也许能有大用,有心招揽於他,遂对其也不隐瞒,答道:“不错。”骑在马上,扬鞭指画成都左右,“成都北山峦叠起,两江滔滔,不利驻军、攻战;远望城东,虽平原沃野,然东为成都太城,此蜀主宫城所在之所,城防必坚。如此,可供选择攻城的方位,就只有城南或城西了。城南,是太城和少城的衔接处,选此攻城,等於是同时与成都的两城作战。换了我是桓公,也会选择从城西发动进攻。”

    李亮顺着莘迩马鞭的挥动,仔细地观察了一遍成都四边的形势,认同莘迩的分析和对攻城方向的选择,心道:“确如明公所言,成都四面,只有城西,利於攻方。”佩服地说道,“明公真知兵如神!桓荆州与明公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了。”

    莘迩哈哈一笑,亲热地叫李亮的小名,谦虚地说道:“苟子,话不能这么说。桓荆州只凭万人,便就成就了灭国的大功。这可以说是盖世功勋了。胆勇、决断、谋略,皆在我之上。你不能说是桓荆州与我英雄所见略同,至多了,可说一句,我是愚者千虑,稍及智者一得。”

    虚名这个东西,莘迩从来就不在乎。

    所以,该谦虚的时候,他也从来都不会客气。

    桓蒙仍没去城中居住,还是在城外的营中。

    习山图带着莘迩等人,绕城外的江水而走,行约半个时辰,到了荆州兵大军的营外。

    提前有习山图的从吏驰去禀报,一群人已在辕门等候。

    带头的是袁子乔,随在其侧的有四五个文士,两三个武将。

    莘迩一眼就看见了郝盛、孟贺这两个熟人。

    下了马,莘迩把缰绳交给魏述,习山图引领他与李亮过去与袁子乔等相见。

    不用习山图介绍,袁子乔亦知,眼前这个英武的青年,肯定就是莘迩了,行揖说道:“下官袁子乔,代表桓公,恭迎将军大驾。”

    桓蒙的官职比莘迩高,实权更非莘迩可比,他当然是不会亲迎莘迩的。

    袁子乔乃是桓蒙帐下第一得用的心腹,这回伐蜀,他又是当之无愧的首功,桓蒙前数日,已经上表朝中,陈说袁子乔等人的功劳,可以预见,不久以后,待朝廷的封赏下来,一个三品、四品将军的拔擢,肯定是跑不掉的。

    莘迩的征虏将军,也是三品。

    桓蒙使袁子乔出来迎接莘迩,说实话,已是给足莘迩脸面了。

    莘迩满面笑容,说道:“久仰将军名声,今日得见,盛名之下,果无虚士!迩幸甚幸甚!”

    袁子乔身旁一人笑道:“吾等皆知征虏将军的尊姓,将军却是不必自述了。”

    李亮皱起眉头,瞧了这人一眼,因这人是在与莘迩说话,他暂不好插口,便权且不言。

    莘迩神色不变,从容笑与此人说道:“君仪态萧然,神气不羁,必是江左高士。敢问姓名?”

    这人答道:“在下谢执,忝为桓公帐下司马。”

    李亮嗤笑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