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挟胜陇变革 先从崔瀚始(上)

    第五十四章 挟胜陇变革 先从崔瀚始(上) (第2/3页)

一迁到金城,等於是河州的政治中心变成了金城,那唐兴显然就会被边缘化,麴爽在河州的政治影响力也就会随之而被边缘化。

    调张道将任西平太守、领护羌校尉。

    西平位处唐兴西边,两郡相邻,——同时金城位处唐兴东边,两郡亦相邻。

    西平、唐兴、金城三郡,皆位处湟水南岸,三个郡一字排开。

    张道将任了西平太守,西平就能与金城西、东呼应,更进一步地弱化唐兴,对身在唐兴的麴爽形成夹攻之态。

    除此以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西平是麴爽的家乡,把张道将这个“莘迩政治盟友张浑”的从子调过去任太守,对麴爽在河州士人中的声望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仿各州府兵轮番上值谷阴之成例,令州郡兵也轮番上值。

    这一条,则是在军事上打击麴爽。

    麴爽现在的部曲还有不少,上万人,长期地聚集在唐兴等地,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威胁,也不利於莘迩对之分化、瓦解,进而化为己用。

    可如果把这些兵士分批、分次地调到谷阴上值,即可一方面削弱麴爽能够直接调配的军事力量,一方面利用两边的暂时分开,从中下手,进行分化、化为己用等事。

    目光投向院中的暮秋夜色,莘迩嘿然,心道:“景桓却是颇有痛打落水狗的气势!他的这三策,我俱可用之。……只有一点,他建议迁张道将为西平太守、领护羌校尉,合适么?”

    思之再三,觉得合适。

    一则,麴氏在河州族望很高,是河州的头号士族,要想在麴氏的家乡西平弱化麴爽的政治影响力,就只能选用一个族望足能与麴氏抗衡的人出掌西平。

    张道将家族望高,张浑如今又领尚书事,很合适。

    二来,东南八郡多羌,西平郡的羌部不少,麴爽帐下就有许多羌人,是以要想弱化麴爽的影响力,这个新任的西平太守便必须领护羌校尉此职,可又不能只是把这个职位授任给之就完了。徒领职务,而无实力,自然是不成的,还得有相应的实力配套才行。

    张道将的两个从兄,张道岳久戍边地,包括这回的襄武之战在内,数历陇秦大战,功劳多立,张道崇是河州郎将府的郎将,管着河州八郡万余的府兵,不说莘迩的支持,只他这两个从兄而下在定西、正在河州军界的名气,就能给张道将在实力上的足够的支持。

    而且,经过在祁连郡的这么些时月的任职,张道将而下也有与胡人打交道的经验了。

    祁连郡是定西的大牧场,牧场中多有为定西养马的胡牧,张道将没少和他们接触。

    由张道将想到了他的“义弟”拔若能。

    莘迩心道:“拔若能自到祁连以今,在养马此务上,勤勤恳恳,张道将多次上书称赞於他。拔若能长子平罗,忠孝可嘉,纵比唐之节士,不逊色也。马政,是重要的军政,不宜假手他人,张道将卸任祁连后,不妨迁拔若能继任太守之职。”

    尽管大力提倡“唐胡一家”,极力施行唐化诸胡的各项政策,尽量地使陇地诸胡部对定西政权产生归属感,可放眼於下的定西军政两界,从军的胡人甚多,任将校的胡人也不少,然而出任一郡太守这样政治方面长吏的胡人却还是一个也无。

    “秦虏且以广宗掌秦州,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