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仇畏进两议 倍斤书又到

    第九十四章 仇畏进两议 倍斤书又到 (第2/3页)

王,谢崇在江左的确小有名气,根据情报所知,其部将士泰半是招募而来的淮泗流民,这些流民与江左土著不同,俱皆勇悍敢战,他的这支部队,实事求是的说,应是不能小觑的;贺浑豹子此贼,亦诚如大王所言,可称凶悍。

    “但问题是,谢崇、贺浑豹子两人间,以臣度之,定不能相和。

    “那么,燕公就可以抓住这个极有利於我的机会,采取集中兵力,先打一个的策略,只要先把他两军中的一个打残、或者打掉,另一个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撤退了;到那时,燕公大可再视情况,追击或不追之。如此,我军便能获取全胜。”

    蒲茂想了想,说道:“季卿,你说谢崇、贺浑豹子不能相和。他两人不能相和,是因为豹子既与唐人非为同种,复乃是新降之寇的缘故么?”

    季和应道:“大王圣明,此正是臣意。大王,想那贺浑氏窃据徐州的时候,可是没少侵害江左,现今贺浑豹子穷途末路,被迫降附江左,江左尽管出於西制荆州、北顽抗我大秦的缘故,接纳了他,可这个接纳只不过是为了利用贺浑豹子罢了,谢崇又岂能与他齐心?”

    蒲茂说道:“卿言甚是。”忖思片刻,说道,“按卿此个分析,两路援兵到后,蒲獾孙确是不必再等后续援兵,即可发起反攻的了。……卿云‘先打一个’,卿以为先打哪个为好?”

    季和早有成算,但不肯说,他答道:“臣愚陋,还没有想好,但仇公想来应是已有定见?”

    蒲茂转视仇畏,问道:“仇公可已有定见?”

    仇畏态度恭谨,语气温和,回答说道:“回大王的话,臣愚以为,先打贺浑豹子为好。”

    “为何?”

    仇畏说道:“回大王的话,因为两个缘由。一个是,谢崇部现在下邳,谢崇部如果首先被我军歼灭,贺浑豹子部退往广陵的道路,便因此会被我军断掉,那为了他自身的安全起见,我军若是先打谢崇部,贺浑豹子就有援救谢崇部的可能。

    “再一个是,贺浑豹子到底是降附江左的身份,谢崇部若是遭到我军的打击,他不好置之不理,也存在援救谢崇部的可能。因此二故,臣愚见,先打贺浑豹子为好。”

    下邳郡在东海郡的南边,广陵郡的西边。谢崇部如被歼灭,下邳被秦军夺回,那么秦军沿淮水向东,行军只三四百里,就能抵至海滨,亦即如仇畏所说,就能以此断掉贺浑豹子退往广陵的道路。贺浑豹子部就要被包在东海郡南、淮水北岸的这块狭窄区域内,等待他的,显然只有覆灭一途。是以,仇畏的推测很对,他确然是存在援救谢崇部的可能性。

    蒲茂俊朗的脸上现思索之色,片刻后,问季和,说道:“季卿,卿以为仇公此议如何?”

    季和不赞成仇畏的建议,心中想道:“表面上看,仇畏说得不错,似乎是打贺浑豹子部为上;可这样一来,就不能把豹子、谢崇两军全部歼灭,至多能歼灭或重创豹子一军而已了!甚至,贺浑豹子如果撤退得快,连重创都做不到。

    “上策当是先打谢崇部!至於贺浑豹子存在支援谢崇的可能,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佯攻谢,实打援’便是!他只要敢支援谢崇,一边厢,‘攻谢’的我军在前阻击,一边厢,东海的我军衔尾追击,前后夹攻,难道不能先把他打掉么?然后再打谢崇。”

    心中这样想着,季和回答蒲茂的询问,说道,“回大王的话,仇公此议不仅考虑到了战场的地形,并且洞察人心,考虑到了贺浑豹子可能会有的想法,上佳之策也!”

    蒲茂点了点头,问殿中余下的诸臣,说道:“卿等何见?”

    季和身边站着向赤斧,向赤斧不长於军略,没有说话。

    剩余的多是氐臣,俱皆赞同仇畏的意见。

    蒲茂犹豫了会儿,说道:“那就按仇公此策?”

    一干脑后盘辫、老少不一的氐臣,同声答道:“请大王圣断。”

    蒲茂下了决心,说道:“传旨蒲獾孙,候冀州主力援兵到至,便即发起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贺浑豹子部,再进攻谢崇部!”

    仇畏稳重地行礼,应道:“臣遵旨!”

    蒲茂补充说道:“若能再全歼谢崇部,就全歼之;谢崇部如突围南撤,就争取把广陵郡打下!凡俘虏、降将,不许妄杀,四品将军以上,送来咸阳;禁止将士抢掠百姓,违者斩。”

    仇畏应道:“臣遵旨!”

    ……

    议定了徐州战场的作战事宜。

    蒲茂的思路转向幽州战场,皱起眉头,说道:“拓跋倍斤,卿等以为孤宜何以答复他?”

    却在前几天,拓跋倍斤呈递到咸阳了一道上书。

    上书中,拓跋倍斤再次称蒲茂是他的“君父”,表述了一大堆对蒲茂的忠诚之后,提出了个请求,请求尚公主,称很希望能做蒲茂的女婿。

    朝中群臣对这件事,分别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不能答应。

    一种认为,联姻不失为一个羁縻的办法,不妨姑且许之。

    ——至若倍斤今年已四五十岁,而蒲茂最大的未婚女儿也才十来岁,年龄上很不相配这点,赞成联姻的提出,大可换从宗女中选出一个辈分、年龄都合适的配给倍斤。

    於此事上,季和没有表态,向赤斧同意,仇畏反对。

    争论纷纷,意见不一,致使蒲茂直到现在还没有给拓跋倍斤回复。

    这时殿中,仇畏再次重申他的观点,说道:“大王,倍斤必然是因见慕容炎败窜,所以他才会请尚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