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谢崇怅然叹 再问攻秦事

    第九十八章 谢崇怅然叹 再问攻秦事 (第2/3页)

闲之正在换胳膊上的伤药。

    等刘闲之换好药,重新包扎好,吊着胳膊赶到谢崇帐中,长史王修之、司马谢适、参军顾乐之、刘肃之、高素和戴展等将都已经到了。

    来的路上,刘闲之已从那军吏的口中知道了贺浑豹子被围此事。

    一入帐中,他就大声说道:“恶有恶报!贺浑豹子要是前时听从督公的命令,来与我军会合,又哪里还会有今日之事?活该被围。”

    帐中诸人停下话头,目光齐齐注视於他。

    刘闲之向西主座上的谢崇行了个礼,说道:“明公,下吏愚见,不要去救贺浑豹子!”

    “不要救他?”

    刘闲之说道:“正好可借氐虏之手,将其消灭!或者至少将其重创。这样,明公不就少了一个祸患么?”

    谢崇倚坐榻上,徐徐说道:“卿之高见,倒是与长史相同。”

    刘闲之转脸去看长史王修之,说道:“长史君也以为最好不要去救贺浑豹子么?”

    王修之是程昼的近臣,北府设立后,来北府任了谢崇的长史,是以他虽年岁不大,才二十多岁,——不过因其少白头之故,却早已是须髯皓白,刘闲之等吏都挺尊重他。

    王修之说道:“不错,我也以为不宜救贺浑豹子,但却非因足下所说之缘由。”

    刘闲之问道:“那是什么缘由?”

    王修之说道:“彭城的屠公所部和氐虏的援助援军尽管没有追击我军,但这不代表如果我军北上去救贺浑豹子的话,他们还不会来追击。若彼衔尾追之,则我军亦将受围。故是我以为不宜救豹子。”

    帐中一人说道:“仆之愚见,长史此言谬亦!贺浑豹子不可不救。”

    说话之人是参军刘肃之。

    刘肃之和刘闲之的名字很像,但他两人并非兄弟,只不过同姓而已,所以名字中都带一个“之”,是因为他俩的家族都是天师道的信徒。天师道来在江左的影响力甚大,信奉此道的士人多有,单只谢崇军府中的大吏,便又有王修之、顾乐之等也都是天师道信徒。且不必多说。

    只说闻得刘肃之此言,刘闲之问道:“为何不可不救?”

    刘肃之沉声说道:“危有大小之分,远近之别。今救豹子,或会有彭城、萧县之氐虏追我军之险,然此险,小、近之危也;若不救豹子,候歼灭豹子部后,蒲獾孙、屠公、虏之冀豫援兵势必会合兵共击於我,失去了豹子此部的相助,只靠我军,纵有泗水可倚,恐怕下邳、临淮、广陵三郡,亦难守之,此大、远之危也。长远之见,贺浑豹子非救不可。”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是谢适在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后,开始发表他的意见。

    谢适的意见很简单,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他对谢崇说道:“阿兄,弟以为道和君所言甚是!贺浑豹子,诚然须得救他。”

    道和,是刘肃之的字。

    听过刘闲之、王修之、刘肃之、谢崇等人的各自意见,谢崇已有定见。

    他俊美的脸上显出怅然之色,叹道:“虽知其逆,然为忠,犹不得不救,此人生之一无奈乎!”

    虽然知道了贺浑豹子是个逆贼,但为了大唐,对这个逆贼还必须得救,这的确挺让人无奈。

    北府是谢崇一手创建起来的,刘闲之等多是他亲自辟除,且他又是程昼尚为会稽王时的旧识故友,因而他在北府的威望很高,可谓一言九鼎。

    谢崇的这个决定作出,包括王修之、刘闲之在内的反对意见者,也就不再说话。

    谢适说道:“阿兄,长史所虑也不可不虑,屠公等氐虏确有追击我军的可能,故弟之愚见,此援贺浑豹子,分兵部分往去即可;余者先入驻下邳,西备屠公等部,北接应驰援之部。”

    谢崇略想了下,认可了谢适的建议,问道:“阿大,卿以为何人为将适合?”

    谢适说道:“本来刘参军为将是最为合宜的,然刘参军负了伤;戴将军智勇兼备,可矣!”

    谢崇即传军令,命戴展准备北援。

    除了戴展本部,又把孙无极、朱隽等几部流民帅的部曲拨给了他,由他都督节制。

    ……

    戴展率兵约万人,与谢崇所率的主力分开,东北而上,驰援贺浑豹子。

    行军两日,到了郯县城南。

    在这两日期间,贺浑豹子又做过两次突围,但都没能成功。

    戴展和孙无极、朱隽等将驰上高处,遥观远处的敌我军情态势。

    见前边数里外,两水之间的原野上,矗立的郯县县城东南边,一座秦军的大营;这座秦营的南边,是贺浑豹子的军营;贺浑豹子营的西南处,是秦军冀州兵马的阵地。

    贺浑豹子部接连突围三次,敌我双方的兵士都疲惫了,今日没有作战,皆在营中休整。

    观罢军情,众人还到军中。

    朱隽进言说道:“将军,贺浑豹子被氐虏围困,我军被迫从彭城撤退,这对我军的士气会有不小的影响。末将愚见,此战,宜当应速战速决,一旦拖延,恐将生不测矣。”

    戴展赞同朱隽的分析,问他,说道:“氐虏冀州援兵的主将苟丁,悍将是也,其部与蒲獾孙合共三万之众,如欲速胜,怕不易也。卿有何策?”

    朱隽说道:“会战之时,末将敢请率本部伏兵於侧,待战酣,攻氐虏侧翼,必可胜也。”

    戴展考虑下,说道:“这是个办法,可以一试。”

    ……

    休整一夜,便於次日,戴展率部列阵。

    戴展近万人来至,秦军、贺浑豹子部自是都已知道。

    他们两边昨日休整了一天,将士力气得到恢复,亦皆出营布阵。

    辰时前后,敌我四支兵马阵型俱成。

    贺浑豹子将兵马分作两部,一部较少,居北,负责抵御蒲獾孙部的进攻;一部较多,居南,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