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遇险逃离

    第十二章 遇险逃离 (第3/3页)

   行船这么久,那个年轻的船工一句话也没有说,仿佛置身事外。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屈昊和梦瑶坐在乌蓬船中间,将两边的蓬布放下,然后依偎着坐在一起,为了安全起见轮流睡着。

    而那一老一少两个船工坐在船的两头,轮流划着船桨、轮流坐着打瞌睡休息,船在江上逆着水流慢悠悠地前行着。

    天色放亮,屈昊从乌蓬内钻了出来。

    太阳从江面上冉冉升起,江水如蓝宝石一般晶莹透亮,江面上雾气氤氲,犹如仙境,江岸上长长的连片芦苇已经枯黄,随风摇曳。那个年轻的船工拿着一张渔网开始撒网捕鱼,江水安静祥和的画面令人陶醉。

    年长船工见他们已经醒来,开心地唱起了歌谣。而这歌谣居然是屈昊和吴梦瑶都非常熟悉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梦瑶在此刻此地听到诗经里的歌谣,如同听原声创作歌曲一般,深受感染,也从乌蓬船钻了出来,一边听船工唱着这《诗经》里的名作,一边欣赏这秋天的美景。

    年长船工见两人都已出乌蓬,就建议靠岸边休息一会儿,他们要做点东西吃。

    屈昊和梦瑶正想放松一下,就同意了。

    船靠岸边,那两父子在泥地里用木棍支起一个三角架,吊上一个装了一半水的陶罐,下面放着枯草和芦苇杆准备取火烧煮,这时屈昊走了过来,用打火机将干草点燃。

    这两个船工被屈昊点火的动作惊得目瞪口呆,心里想着居然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屈昊看着这俩父子忙着,心想古代人上慈下孝比现代人强多了,而当听到年长的船工叫他儿子为鸡婆又觉得好笑。一问,人家是姓姬,名颇。他父亲的名字更搞笑,叫姬蛟,读出来的音是“鸡叫”,好好的名字因为读音产生了歧义。

    两父子又从船头用绳子吊在水中的竹篓中拿出几条鱼,用刀把鱼内脏清理干净了,问屈昊要不要,屈昊说分两条我们自己做,然后船工分了两条大的给屈昊和吴梦瑶,另几条扔在陶罐里煮了起来。

    屈昊接过两条鱼,洗干净后放在芦苇杆上,找船工要了点盐抹上腌制,然后用二根洗干净的木棍串好,生起火后做了个木架放在火上烤了起来。

    不一会儿,船工父子的煮鱼熟了,他们一人盛了一碗吃了起来,屈昊和梦瑶也吃上了野味烤鱼。

    吃完后屈昊和梦瑶就回到了船上。他们不能确定是否已经安全,只希望尽快到达楚国的城镇。

    船工父子见他们上了船,也加快速度吃鱼并收拾好东西,回到船上,又启程了。

    年轻的船工划浆,他父亲不停地撒网捕鱼,一路上还真捕了不少。

    船又行进了二小时左右,船工对屈昊说:“快到了。”

    屈昊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到了楚国,起码意味着不会有人把他们当奸细通缉了。

    船慢慢向岸边靠近,屈昊背上那个重的双肩包先从乌蓬里站了出来,眼前的岸边却空无一人。

    他看着岸边,伸了个懒腰,只待船只靠岸就跳上岸去。

    忽然,站在他身旁的姬颇将一个黑色的物体往前扔去,屈昊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这个东西,不料这一分神就中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