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御叔受屈

    第一百七十三章 御叔受屈 (第3/3页)

签下割让壶丘协议后,虽然这是根据陈共公的指令来办的事情,但陈共公似乎并不想承担丟失领土的职责,他授意让范锐、管奎等大臣联合参了夏御叔一本,指夏御叔卖国求荣。

    夏御叔有口难辩。若拿出是陈共公授意的证据,势必彻底得罪君上,虽然可一脱丢失壶丘之责,但会有什么后果不难想象。

    而要为陈共公承担丢失壶丘的责任,自己的名誉将受重创,而且陈共公会不会领情而对他加以安抚,夏御叔一点儿信心也没有。

    夏御叔十分苦恼,干脆称病不上朝,以逃避的方式来冷处理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

    好在陈共公也心知他的左右为难的处境,授意范锐和管奎弹骇他本意也不过是想甩锅给他而已,并未想过真拿他怎么样,毕竟司马大人夏御叔也是自己的堂兄,还是承袭祖上封的伯爵,更不用说手上握有军权并有一支铁杆的百乘之军的府兵队伍。

    夏御叔这番苦水无处可倒,只能在给夏姬回信时将这事告诉给了她。

    夏姬收到夏御叔的来信后,认真地想了想,忽然记起抗日战争中张学良将军的处境,与夏御叔此时何其相似。

    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丢失东北,明明手里有蒋介石的手令,且不敢拿出,好在他聪明,把蒋介石的手令交给于凤至并让她带到美国,要不然张学良的命运就会和杨虎城将军一样凄惨。

    但是张学良到死,舆论攻击他丢失东北的指责始终如影形随,甚至于蒋介石死了,他都因没能展示那张蒋介石令他不抵抗日军的手令,以至于让大家怀疑那张手令是否真的存在。

    不过古代舆论环境还是异于现代。国是君上的国,君上只对祖宗和后代负责,夏御叔只要搞掂公公,无须像张学良一样直面洪水滔天的民情民意。

    夏姬随即给夏御叔回信,让他噤声,什么都不用说,不用解释,也不用抱怨。但是有关证据必须保留好,放在只有他们俩夫妻知道的家具夹缝里面,万一君上要追责,自己会以此证据向陈共公发难,毕竟她背靠着的是一个比陈国大几倍的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