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昊之陵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昊之陵 (第3/3页)

动作一一模仿,算是对伏羲这个人文始祖最崇高的敬意。

    “除了是伏羲氏的都城,宛丘还是女娲氏和神农氏的都城,所以有三皇之都的称谓。”夏御叔又说道。

    三皇之都,这在华夏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夏姬没有想到宛丘这个小地方居然有这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她今天看到的一切虽然原始而简陋,但包含了文化气息。

    三皇之都的宛丘,一个如此重要的历史名城,在现代却变成了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这么一个无足轻重、平淡无奇的地名,以至于夏姬都不知道,这让夏姬心生感慨。

    拜谒太昊陵后,夏御叔又带着夏姬到宛丘城里逛了一会儿,她猛然想起读书听语文老师讲过一个孔子及其弟子在宛丘绝粮的故事。

    这则故事是说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宛丘后粮食吃完了,陈国的百姓对孔子这群外国人并不欢迎,不仅没有给他们救济,还围着他们不让他们走,孔子饿得头昏眼花。

    弟子子路涎皮赖脸找附近的军营讨了一块羊肉,弟子颜回则下河捞了一条大鱼。

    颜回将子路讨来的羊肉和自己捉的鱼放在瓦罐煮了给老师吃,孔子吃后大赞味道鲜美。

    当时的鲜字是由孔子创造由合和赞两个字组合而成,意思是大家一起赞美的意思。

    孔子喝了鱼和羊熬的汤后,孔子对弟子说:我从前造的那个鲜字是毫无道理的,只有名而无实,这鱼羊合炖才叫鲜哪,干脆从今以后就把鱼羊二字合写成‘鲜’字吧。

    从此鲜字成了鱼羊为鲜。

    陈国人围住孔子及弟子七天,见他们虽然有上顿没下顿地艰难度日,依然很开心地讲课、唱歌,觉得孔子是真圣人,于是解除了对他们的围困,放他们去了楚国。

    夏姬记起这则故事,看着宛丘城熙熙攘攘的人群,想到一百多年后孔圣也将来到这里,会和她一样看到相似的场景、听到相同口音的声音,只可惜阴差阳错不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