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有矛隼自东方来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有矛隼自东方来 (第2/3页)

,设计谋害了千里王,同时也将楼兰军队拉了战场。所以,楼兰军队是在秦城的算计下,不得已参战,并不是有意要与大匈奴为敌。”赵信分析道。

    “便是如此,千里王死在楼兰,五千精骑折损,这是不争的事实!”伊稚斜仍是怒气难消,“楼兰王既然没法子约束他的军队,他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况且自次王你方才也说了,秦城那厮现在就在楼兰,本单于正好带兵去将其杀了,为千里王报仇,也为大匈奴除去一个心头大患!如此,彻底断了汉人与西域联合的路子!”

    赵信闻言却不认同,而是继续分析道:“大单于此言差矣。请问大单于,楼兰一国与西域三十六国比起来,孰轻孰重?千里王一人与大匈奴比起来,孰轻孰重?秦城一人与十万汉军骑兵比起来,孰轻孰重?”

    伊稚斜眉头紧了紧,“自次王不妨将话说得明白些!”

    赵信又应了声是,遂好整以暇道:“大单于若是想要威服西域三十六国,彻底安定大匈奴的后院,便不能发兵灭楼兰之国。大单于想想,若是大单于发兵灭了楼兰,西域诸国岂不是人人自危?那他们为了应对大匈奴,便只能跟汉人结盟,如此虽然发兵灭楼兰的是匈奴,但是得利的却是汉人。大单于此举只是为汉人作了嫁衣裳,而将大匈奴置于险境。”

    “千里王战没固然可惜,但大单于岂能因为千里王一人而舍弃大匈奴的利益?就算是大单于杀了秦城,也不过是让西域诸国更加相信汉人会与匈奴死战到底,同时更坚定的倒向汉人罢了。所以,臣以为,大单于万万不可发兵灭楼兰。”

    伊稚斜沉默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赵信的话,“自次王说的有理,是本单于疏忽了。那依你之见,现在大匈奴该当如何应对这次的事件?”

    “大单于应当再派遣使臣去楼兰,揭穿秦城算计楼兰的阴谋,并且表示大匈奴无意追求楼兰的责任。同时,大单于可以向楼兰示好,表示愿意与楼兰结盟共同对抗居心不良的汉人。”赵信道。

    “挨了打还送上笑脸,自次王这个说法是不是太下贱了些?”有人立马就不干了,“匈奴人何时怕过事?但是匈奴人从来都没有低过头!”

    “闭嘴!”伊稚斜不耐烦的呵斥一声,对赵信道:“你继续说。”

    “若是大单于如此做了,西域诸国便会感佩于匈奴的仁慈,如此一来大单于就收获了西域诸国的民心,而西域诸国也会对汉人的狡诈心生厌恶和警惕。”赵信道,“若是如此,那么西域就是大单于的囊中之物了,汉人休想再染指分毫。”

    伊稚斜闻言大笑,赞叹道:“自次王好计谋,不愧是本单于的肱骨之臣!”

    “大单于谬赞了。”赵信颔首道。

    伊稚斜沉吟一番,“既然如此,就按自次王说的办。本单于择日出发,亲自去楼兰面见楼兰王,将这事办妥!”

    赵信闻言惊讶不已,“大单于要亲自去?”

    “怎么,不行?自次王不是说了嘛,要向西域诸国表示大匈奴的仁慈与亲和,本单于亲自去,岂不是更好?”伊稚斜道。

    “万万不可!”赵信连忙道,“楼兰现在有汉使在,说不得楼兰王现在已经被汉使灌了迷魂汤,已经认定了匈奴是敌人。要知道,汉人蛊惑人心的本事可是十分厉害的。大单于若是亲自去,安危难料啊!”

    众人也都附和赵信的意见,纷纷劝阻伊稚斜。

    伊稚斜一挥手,意志很坚定,“本单于带上王庭的精骑便可,他楼兰人要是不想灭国,就不敢对本单于如何。”说着笑了笑,“自次王不是老说对西域诸国要恩威并施吗?本单于去示好,同时带上大军,不正是恩威并重?”

    “大单于......”赵信还想劝,伊稚斜已经拍板,“事情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说!”

    “......”

    朝会散了之后,赵信离开王帐的时候情绪颇为低落,对于伊稚斜坚决要去楼兰的态度,赵信百思不得其解。

    抬头看见大漠草原广阔的天空,天空下牛羊成群,一望无际,正是一派生机旷达的景象,而赵信的心情却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自次王!”赵信正想着,身后走上来一个身体略显臃肿的男子,留着浓密的胡渣。

    “左贤王。”赵信向来人打了招呼。

    左贤王自从查哈地被占去之后,本来伊稚斜又给了他一块草场,虽比不得查哈地的肥美,好歹也过去。不过在汉军日盛一日的攻势下,匈奴被迫迁徙漠北,左贤王便没了自己的草场,伊稚斜便让他留在王庭,做了王庭重臣。

    “今日听闻自次王一番话,真是振聋发聩。大匈奴有自次王这样的大才,何愁不能夺回被汉人占据的草场?”左贤王呵呵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