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物归原主】

    597、【物归原主】 (第2/3页)

    这是当年魏和主导水利建设时候所修, 据说当年他曾经亲临此处,与所有人一起挖土、运土, 立下了大功德。

    方长的目的地,就在河对面的城外,当初周围百姓们在此河修好后, 水患不再,田地丰收,又得了运输之利益,便在魏和去世后,合起来商议,给魏和在城边立了座庙,而后四时有贡品蔬果之类祭飨。

    接近小城时候,他与谢玉山道别分开,而后一个人去寻找魏和的庙。

    并不难找,这座庙宇就座落在城外最为繁华的地方,看周围形势,应当是这座庙建立起来后,便吸引过来营生的人。蔬果、器皿、粮油、杂货,挑着担子的开着门面的,叫卖声络绎不绝。还有许多普通人到算卦、代书的摊子前,或请人写信读信,或者寻些精神上安慰。

    作为以庙宇为核心的街道,这里自是不缺香烛售卖,而且互相之间竞争激烈,内卷之下导致利润皆薄。方长掏钱买了些上等香烛,而后一半收起放入背包中,拿着另一半走进庙宇,于塑像前点燃为庙宇里魏和敬上。

    浅蓝色的烟雾,从香炉中飘起,而后于天地间消散。

    方长静静感应着,然后发现他并未选择封神,而是早已经身入轮回。不知道他来生会在何处,好在于天下有大功,积累的功德深厚,投胎保底也是富贵人家。他手一翻,将之前从当铺寻回的宁神佩拿出,轻轻往前一丢。

    宁神佩飞向魏和塑像的腰间,挂在那里,十分妥帖。

    待香烛燃毕,方长才转身离开。

    外面有书生正向身边子侄模样的少年,追述当年的事迹:“……这位魏公说,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事儿,是定然能成,或是定然有价值用途?然后魏公便挽起裤腿下了河道……”

    方长笑笑,没有继续听,而是朝城外走去。

    治河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粱杆,所以此地留下了在差一些的地种植高粱的传统,如今治河早已经结束,但这个习惯依然留了下来,于是这里盛产高粱杆编制的各色用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