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就是一条鲶鱼(月票加更41/41)

    第778章 就是一条鲶鱼(月票加更41/41) (第2/3页)

  今年年初,英国石油公司(BP)对以色列初创公司StoreDo投资了2000万美元,后者宣称其研究的电池技术可在5分钟内将电动车充满。

    咱们的厦门绿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对此做出了肯定的论述。

    不过,他们不是从电池出发,而是从充电桩来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他们的负责人表示就像冲水马桶水箱把水提前慢慢积蓄起来,需要用的时候集中释放,减轻了对自来水管道水压的依赖性。

    不过呢,他们并不能拿出切实的产品。

    这种储能充电桩眼下还属于非常流行的PPT电池技术。

    当然,现阶段PPT,也不能说人家就一定是假的,咱们回过头来看十年前,正如十年后的人回过头来看怎么是一样的。

    我们完全可以给科技一点信心。

    而大礼包的这种却是实打实可以立刻投入生产的技术,除了专用充电桩的黑科技加持,它还将纳米材料与新型有机化合物相结合,利用纳米材料保护合成有机材料不膨胀和不分解,在达到快速充电的同时,也消除了传统充电电池存在的安全隐患,

    也正是这种技术优势,让申城方给了最大力度的支持。

    他们现在才明白大哥在拿到芯片基地的时候,当时是什么感受。

    四百公里,半个小时,这已经是颠覆性的东西。

    其他的新能源车企必须要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向猫车拜师学艺,才能得到继续生存下去的空间。

    其实,申城方有计划从国外引进一家技术性比较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看书吧

    不是他们对国内的公司不信任了。

    也不是他们不管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死活了。

    实在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争气。

    从2009年算到2016年,郭嘉给了国产新能源车企7年的时间,但并没有收到预期内的效果。

    虚标、骗补,整天就知道赚快钱。

    去年9月8号,咱们对外通报了2016年初对90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结果。

    结果显示,部分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车型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参数不一致,部分企业产品性能虚标,部分电池生产厂家的电池组数“缺斤少两”,更离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