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曹达华都自愧不如

    第1344章 曹达华都自愧不如 (第2/3页)

整个家族的财富。

    李家至少在25个郭嘉合法拥有48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黄金港口,全球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李家的港口。

    货船一开,黄金滚滚来。

    还有零售,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屈臣氏也是他的。

    从亚洲的屈臣氏到欧洲的Kruidvat,老李头在全球有1.2万家零售店,平均每个郭嘉有60家超市在为他赚钱。

    他们投资的非常繁杂。

    水、电、天然气、铁路和飞机这些和民生相关的核心产业都有李氏家族的影子。

    老李头很会隐藏自己的财富。

    谁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全球的石油等能源业务中占有多少影响力。

    老李头投资时,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商人的首要目标是让资本更安全,其次才是增值更快,这也让他的投资每时每刻为他带来数不尽的收入。

    然而,林冬却颇有些看不上老李头。

    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穷小子,在那个年代,哪来的本事拿出七千美元投资建厂。

    积蓄?

    这就好像一个上班族22岁靠工资有三百万积蓄一样离奇。

    这钱,其实是借他舅舅的。

    后来甚至还瞄上了舅父的女儿。

    绝对是软饭硬吃第一人,重案组之虎曹达华都自愧不如。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顶多算是一种小调侃,真正让林冬看不起这人的,主要还是格局。

    毫无疑问,老李头是富可敌国的首富大佬。

    “但是我们却不能从他的手下看到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他的巨大财富来源于他垄断了房地产和一系列的民声工程,他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是有人对他的评价。

    事实也确实如此,老李头的敛财方式甚至称得上十分恶毒。

    他曾到过许多地方购买地皮,当时的地方郑府以为他是想要在这里盖房子,于是欣然应允。

    谁知老李头却愣是囤着这些地皮十多年。

    等到他升值了再高价卖出去。

    后来的房价越炒越高,不能说是老李的功劳,至少也有他一份努力。

    而他在赚的盆满钵满后扬长而去,给人家英伦建设电网设施,典型的吸了祖宗的血给主子服务。

    在林冬的授意之下,从去年开始,就一个劲的怼这位香江首富。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老李焦头烂额。

    以前的时候,得罪他的人都没啥好下场,他经营了几十年的势力人脉,难不成还摆不平猫厂这种才刚成立几年还没上市的初出茅庐。

    不曾想这一次踢到了铁板。

    猫厂也没干啥,就是让大家看清楚老李家的恶,用舆论的方式谴责他。

    老李头一开始很不以为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