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第一百六十五章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第2/3页)

入静,竟不能持,一坐下来,便心魔丛生,令人意乱神迷。只是不长的一段时间,由人的身体就明显的消瘦了下去——自古以来,却是唯神之伤最伤人。

    遂之,似过了峰值,杂、躁之性渐去,人也渐渐适应,安静。对“人间”“红尘”却是感觉越发淡漠,各种心魔、幻觉困扰也一下消失,也能重新坐下、安静!

    他重新可以静了……

    亦可有心于日出、日落的风光,安享人迹罕至之中独属于一个人的精彩和美好。抛开了社会,远离了世俗,经历过一番磨难、煎熬后,由人终于见到了彩虹——整个世界在他的观感中都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似乎更加的鲜活、有趣!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是鲜活,有趣的。住的屋,地上的石是有趣的。身边的树木,脚下的草和野花是鲜活,有趣的……他能够切实的,越发清晰的感受到那种美好,诸般触应也越发的敏锐、本能!

    他可以蹲在地上,看蚂蚁寻找食物、打架看上一天,也可以满是兴致的看一株草看一天。

    ……

    没有厌烦、不耐,一切都是鲜活的,一切都是令人充满兴趣的,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勃勃生机。

    那一种“妙”不可言……只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

    他身上的气质似磨灭了。

    人味渐去。

    ……

    他或会读书,或会大声的由心而发,念一句“致虚极、守静笃”之类的道经上的话,也有全真的手记上诸如“神在耳为聪”之类的……有时发了兴致,还会将之刻在悬崖峭壁之上,以供自己日后观摩。如此日复一日,墙壁上的字迹也越发的丰富、多彩起来。这一日,他又在山崖上刻了字:

    正所谓动心忍性,动心则由躁而生动,动生化,忍性则为定也。神性之妙乎。

    又刻:

    人之初,性本善。

    ……

    人初生懵懂,但人也好,禽兽也罢,却也皆都是好生恶死,好逸恶劳的。这便是生物的秉性——这一个“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