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总会发光

    046 总会发光 (第2/3页)

了吐舌头,她刚才的确没想着给戴明拿早餐。

    戴颖也没指责她见色忘舅舅的行径,只说叮嘱一路慢点,晚上早点回家。

    戚黛一边答应一边往楼下跑。

    在楼下等了大概十几分钟才看见戴明的车开过来。

    戚黛开车门坐下关车门一气呵成。

    “不是约的十点半么,你急什么。”戴明说她。

    “我没急。”戚黛否认。

    戴明看了眼手表,慢悠悠陈述:“我九点十分给你妈打的电话,到现在也不过半个小时,你居然已经在楼下了......”

    按照戚黛往常的速度,他肯定得在下面等一会儿才能看到她慢悠悠下楼。

    戚黛讨好的把手里的早餐递出去一份:“给您带的。”希望不要揭我老底。

    戴明好笑的接过。

    戚黛又把另外一份给徐远山,“这份是给你带的。”

    “我吃过了。”徐远山不想要。

    戚黛坚决塞给他:“那就留着当下午茶,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看书肯定会饿的。”

    徐远山心想,那到时候可以给戚黛当下午茶,于是便收下放进书包里装好。

    戚黛又问徐远山:“你文章写好了吗?”

    徐远山点点头,又问她:“你要看吗?”

    戚黛说:“要!”

    徐远山就把写好的拿给戚黛看。

    是一个短篇故事,名字叫她朝(zhao)。

    讲述的是历史上每个王朝都会存在的“和亲使者”。

    徐远山写的是王昭君。

    王昭君原只是宫内做杂物的侍女,本不应作为“和亲使者”,但皇帝舍不得自家女儿,便从众宫女中挑选。

    昭君姿容出色自然被选中,并被赐婚给了大自己二十多岁的单于呼韩邪。

    好在呼韩邪待她还算不错,还将其封为宁胡阏氏,意为“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就这样昭君开始了她的异域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两人结婚一年多呼韩邪便与世长辞了,只留下了昭君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蛮夷之族的匈奴文化和汉室文化完全不同,也不像汉室人民那样在乎礼仪举止,根据匈奴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昭君将要嫁给丈夫和前妻的儿子。

    这让自小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熏陶长大的昭君难以接受。

    这时昭君毫不犹豫地就上书请求回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