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则

    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则 (第2/3页)

言,而是确有其事,有很多文字的记载。

    不然,在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文明的今天,岸京市作为炎国的国都,又岂会容许道祖庭在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

    一方面的确是因为修行者很不好招惹,但另一方面也有道祖庭有恩于炎国的缘故,佛宗和的太极道都进不了岸京市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这两个宗门不能说明什么,那么为炎国医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药宗也进不了岸京市就很有说服力了。

    因此,道祖庭在炎国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当局者点头同意人们去供奉,信仰的宗教,这也就夯实了道祖庭接地气的根基。

    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从政的官员都会经常去龙云观听道、上香、参拜,尤其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这种大工程,一定会请道主庭的人去坐镇。

    只是道祖庭始终秉承天道难言,人道难知的原则,非大劫难不肯轻易出手改变天机,佛门这才有了趁势崛起的机会。

    但佛门的崛起,因为理念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终究只能吸纳普通民众作为忠实的信徒,很有局限性。

    不像道主庭,文化不高的人信道祖庭,文化高的人更信道祖庭。

    人天生具有模仿性,通过模仿比自己更强的人来提升自己的生存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行为,人们信仰道祖庭,便会学习道主庭。

    于是,道主庭的建筑就那么巧的广为流传了,仙家道人都住这样的房子,普通人即便不能得道,住住仙家道人的房子,也能沾染一点儿仙缘嘛!

    正是因为如此,道祖庭的主建筑群风格被争先恐后的模仿,遍布整个炎国境内,失去了独特性,看起来也就接地气了。

    道祖庭门人子弟那么多,不妨有自视颇高的,爱慕虚荣的弟子,也经常有人想将龙云观翻修一下,显得独特一些,更加符合人们对仙境的幻想。

    可是修行者最重要的还是对规则的感悟,山顶上这些主建筑群住了不知道多少代修行者,他们常年在居所修行,导致这些居所都有了道韵,有了灵化的现象。

    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是道祖庭立足天地的底蕴,谁敢动这些老掉牙的建筑,谁就是在犯大不敬。

    这样一来,山顶上的主建筑群就自然而然的“泯然宗人”矣。

    原来是这个原因,程善笙一下子就接受了王一一的解释,随着王一一朝着主观走去。

    踏上那些普通石头铺就的道路,程善笙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异样,仔细一感应,又发现什么都没有。

    程善笙眉头轻皱,为了确认这是不是的错觉,他在王一一身后不断尝试,但那种异样感再也没有出现过,似乎真的只是错觉。

    山顶很大,走了好一会儿,程善笙才穿过广场来到主观门口。

    恰在此时,一缕微风拂过,有淡淡的檀香顺着微风飘进了程善笙鼻子里,那是一种他从未闻过,不知道的改如何形容的味道。

    而且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自从闻到了这个味道,他就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他还在这个建筑群的范围内,这个味道就会一直让他闻到,不会减弱,不会增强,更不会消失。

    他想要问问王一一这是什么东西,可以让味道这么持久,可他还没有张开嘴,他就感觉精神一个恍惚,先前那个一闪即逝的异样感再度出现。

    程善笙潜意识的就去感受那股异样感的源头,然后他的耳朵中就响起了模糊的吟唱声,似有很多人在诵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