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帮马总赚钱

    第三百一十二章 帮马总赚钱 (第2/3页)

己累死也追不上这个节奏。

    再说,不光是藤讯要融下一轮,可能过不了多久,阿里也要融下一轮。

    马老板那边.asxs.本来就比马总高,万一那边一开口又是几千万,自己砸锅卖铁也供不上啊!

    还是尽早让藤讯能自给自足最稳妥!

    一念至此,许逸阳内心激动不已,只想着明天一早就跟佟方权联系。

    正好明天是周五,还是工作日。

    这个时候的许逸阳,已经把陈雪松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看来,人只有在闲着的时候,才会想那些有的没的,一旦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

    翌日,清晨的报纸用了两个版面,介绍今年的中海市年度十大杰出青年入选人。

    十个人里,许逸阳排在第一位。

    而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工作的在校生、唯一一个外地人,他的蓝印户口还没有下来。

    年度十大杰出青年选外地人的情况很少,毕竟是本地评选,基本上还是从本市户籍的人里选择。

    而且,能拿到粘度十大杰出青年的外地人,其实也基本上都拿到本地户口了。

    不过遇到特殊情况,也会放宽这个政策,甚至还出现过外籍人士获得本市十大杰出青年的案例。

    这次十大杰出青年剩余的九个,都是年轻的企业老总、顶尖的科研人员、权威的教育工作者、优秀的人民法官、杰出的全国劳模以及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等等。

    十个人,平均年龄33.6岁,最小的许逸阳十八周岁,最大的一位三十九周岁。

    看起来好像大多数人都跟青年无关,但是按照规定,只要没到四十岁,都可以评为杰出青年。

    这个新闻一出,整个中海外沸腾了。

    尤其是校领导,简直开心的不得了。

    中海外每年都申报本校优秀教授、导师,但是基本上都评选不上,因为每年的十大杰出青年,一个行业一般只选择一个优秀代表,中海外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校实力,在中海的排名在前五开外,所以这样的好事自然轮不到。

    但是,谁能想到,导师教授没评上,学生倒是先评上了一个!

    这简直太给学校长脸了!

    与此同时,全市的市民对这个结果倒是并不惊讶,因为以许逸阳之前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觉得给他一个十大杰出青年是理所当然,没什么好惊讶的,不给才惊讶。

    许逸阳没把它当回事,但是刚吃完饭就被校领导叫去了行政楼,然后就是一通夸赞褒奖,夸他给学校争光。

    好不容易应付完校领导,许逸阳从行政楼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佟方权发了一条短信。

    短信内容是:“佟叔叔您好,我是许逸阳,我一位朋友手里有六百万用户,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他现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盈利模式,我觉得可以在您这里,给他的六百万用户开通一个增值服务,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如果有的话,我可以当面跟您介绍一下。”

    对许逸阳来说,荣誉称号远没有做正事重要,腾讯现在缺钱需要融资,自己手头又没钱投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帮他们找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