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赴辽

    第十章 赴辽 (第2/3页)

突然传来父亲的哭音:“赵姬,你……你自己和康儿多保重。康儿,去了多传信,照顾好你母亲……”

    “弟弟,你多保重……呜呜呜。”

    母亲自己带着宫舍之人,先去了城东的赴辽营地,在那里和剧辛他们一起,等着姬康赶赴辽地。

    天色已经微微发亮,站在蓟宫大殿的阶梯最下方,姬康等待召唤。

    望着一层层阶梯、和高高在上的大殿,以及大殿两侧魁梧挺拔、手执长戈的卫士。姬康感慨万分,这就要走进最高国家殿堂了。

    自己在前世,是从办事员做起,一步步才走到正科乡长之位。在自己来这个世界之前,别说进中南海了,就是想当个乡第一把手,都困难重重。

    看来在那个朝代,出生都是个含量技术很高的活。

    “王上有令,着辽城君姬康,上殿。”

    “姬康,遵旨。”

    踏上蓟宫大殿的阶梯,一步步走向大殿。而蓟都的天色更加明亮了,等姬康走到大殿阶梯的最上方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王孙姬康,拜见大王。”

    “孩子,起来吧!”大殿上传来祖父武成王的声音。

    “谢大王。”

    看着这个矮矮的、用清澈目光看着自己的孙子。武成王内心也不仅感到一股暖流,不管怎样,这是自己的血脉呀。

    内侍礼官大声喊道:“奏乐,上冠。”

    姬康是一愣,朝堂下的众臣,却全都一惊。

    按《周礼》,燕国讲究的是“二十而冠”。但现在,燕王提前给这个不到六岁的公子上冠,则代表着许多含义。最关键的是王室承认姬康已经成年,具备了单独处理事情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个分封诸侯来说,完全是给予了合法的“开府建牙”的权利。

    在典雅的乐声中,从燕王的御阶两旁,走出来四个手奉玉盘的侍官。上面分别放着成人需要的玉冠,和象征“开府建牙”、符合姬康君侯身份的五旒,以及燕王签发的金册和辽西君侯的金印。

    大殿上的声乐此刻变得庄重,内侍礼官继续用尖细的声音大声喊道:

    “公子姬康,着冠。”

    看着从御阶缓步而下的燕王,姬康知道这代表着什么,缓缓拜倒在地。祖父武成王走到姬康的面前,从旁边的侍官手里接过玉冠,对姬康缓声而道:

    “这是太子,你的父亲亲自要求的。姬康,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么?”

    姬康眼圈一红,强忍着眼泪道:

    “孙儿知道。欲带其冠,必承其重。”

    “彩。”

    众大臣对姬康的回答无比震惊,没有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