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东进(二)

    第三十五章 东进(二) (第2/3页)

    朱琮思虑半响,也毫无办法,只能派人紧急向箕国求援。

    与此同时,辽军进犯高句丽的消息,也传到到了箕国国主箕释的手中。箕释忙把箕相高民找来,商量对策。

    对于此次三国伐辽的失败,箕释是很失望的,更充满了恐惧。虽然箕国的军队没受到多大的损伤,但从辽军击败高句丽和东胡两国的大军来看,其战斗力是不容置疑的。这也在这次伐辽的箕国军队主帅高民口中,得到了证实。

    箕释一见高民进来,就忙问道:“相国,现在辽军在大败高句丽和东胡大军后,还不甘休。现在又派两路大军进犯高句丽,会不会随后进犯我箕国呀!寡人甚忧呀!”

    高民低头想了一会,对箕释道:“大王,在此次三国伐辽中,仅我箕国军队幸存。其辽军兵锋之利,可见一斑。这次出兵高句丽,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占领该国了。

    但至于说辽军进犯我箕国,目前我看是不太可能。主要是因为辽军在占领高句丽后,肯定要进行治理,这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以微臣来看,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在没消化完高句丽国之前,是不会进犯我箕国的。”

    听高民如此一说,箕释终于喘了口气,连连点头道:“相国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呀!”

    见到自家国主如此模样,高民又补充说道:“大王,但我箕国也不可忽视辽军,需在北部边境设重兵布防,以防辽军。若微臣所料不差,这两天高句丽国必会派使者前来求援,我箕国千万不可理会,别再招惹辽军。”

    听罢高民的这番话后,箕释愣了一下,随即有点兴奋地道:“相国,若高句丽派人求援,我国可否再次联合高句丽,共同击败辽军?”

    高民一听就急了,忙道:“大王,万万不可呀!辽军军力之强大,武器盔甲之锐利,微臣率军在与其交战时,如背刺针芒,其战斗力和意志非我箕国所能比拟。

    此次能连续击败东胡、高句丽国军队,并斩杀东胡单于忽必答,就已证明我箕国不能阻挡其兵锋。我国目前对辽地只能修好,不能得罪;只能防御,不可进攻呀!若出兵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呀!请大王三思呀!”

    听罢高民这一番话后,箕释脸色黯然下来。沉思半响,才对高民道:“即如此,就按相国之意办理吧。”

    七月的东北,虽属夏季。但除午间外,其余时间都比较凉爽。辽地南北两路大军,都尽量避开午间行军,行军效果非常不错。

    这个时代的大军最忌讳的就是急速行军,每日能行军六十里地,就已经被称做精锐之师了,而辽军显然就在这精锐之师范畴之内。

    薄望所率的十万大军,于七月十一日,来到高句丽龙首县,龙首县不战而降。

    挹娄守将韦通在龙首县投降的当晚,就收到了消息。韦通听罢这则讯息后,顿时大怒,大骂道:“贪生怕死之辈。”

    然后吩咐传令官道:“立即召集众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