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战略(中)

    第四章 战略(中) (第2/3页)

以这么说,东北存,则华夏存;东北亡,则华夏亡。

    想到前世中,发生在历史中的种种情况,再看着面前墙上挂着的巨大辽地地图,姬康不由得感慨万千。

    没有顾及在坐的四位先生,对旁边侍候的一个侍从道:“给我拿笔墨来。”

    “诺。”这个侍从忙答应道。

    待这个侍从把笔墨拿来后,在四位先生的注视下。

    姬康用漂亮的行书,用周朝通用也是目前辽地通用的“雅语”字体,在这幅制做还算精良的辽地堪舆地图侧面写道:“辽地存,则华夏存;辽地亡,则华夏亡。”

    写完这十四个字后,姬康郑重地在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姬康。后面又加上了一行小字,于武成王十三年设辽南、汉城两郡后题。

    剧辛、邹衍、鲁仲连、苏代四位老先生,见到姬康题写的这两行字后,都低头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都明白过来,一起站起,对姬康躬身道:“公子,吾等受教了。此幅地图,有公子亲笔题写这段话,已成国宝,当永世流传。”

    姬康听罢四位先生的话后,回身一躬,深深回礼。

    偏殿内,姬康在继续阐述着,自己对辽地将来的战略。

    “海军不但要探明周边靠海几郡的状况,另外,要沿兴东郡黑河和松花江的入海口,探明我辽地内陆黑河郡、辽北郡、兴安郡大河、大江的水上通道。”

    “如此,我辽地所有的九郡,除陆路外,又通过大河、大江以及大海,重新建立起了一条联系的通道。”

    剧辛、邹衍、鲁仲连、苏代四人相互看看,都点了点头。

    在姬康的前世,东北三省,除辽省有海路外,黑省和吉省都是陆地的省份,经济发展缓慢。

    为什么呢?因为几条大江的入海口被外族给占领了,没有海上通道,你发展肯定没沿海省份和城市快。

    但此时,这些入海口的地方,都已回到了中原王国的版图之内,在姬康的下辖之地。这样就可以建立一条完整循环的海上通道,姬康内心感到非常的欣慰。

    姬康的手点向了东面的倭国列岛,这个时候的倭岛还没真正的统一,《汉书》中“……倭人,分百余国。”是此时倭岛真正的写照。

    姬康的声音,响彻在剧辛等四位先生的耳边:“倭岛目前是分百余国,我辽地现在没时间、也没有过多的精力的去关注倭岛,就等以后再说吧!”

    接着,年轻君侯的手,点向了齐国北部、辽东郡南部的海面,点了点汉城郡涉罗岛(济州岛)的一片海域。

    对剧辛等四人,缓缓而道:“之所以说海军重要,要大力发展,不仅是要完成我辽地各郡的海路通道,而是我辽地要着眼于将来,乃至未来。”

    说到这里,年轻的君侯转过身来,慎重地对几个重臣言道:“四位先生,我华夏一族,今后不但是陆地强国,必然也一定是未来海洋上的强国。”

    “小子以为,等我华夏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