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安排(下)

    第十四章 安排(下) (第2/3页)

安排官员告知民众,如今我燕国举国上下,已众志成城。”

    老头苏代也面色庄重,对姬康等人道:

    “王上、各位,从去年大战结束之后,除秦国外,各国皆已派人来我燕国示好,我燕国按王上所言的笼络秦楚、稳住韩魏、灭其赵国的方针,已进行了积极外交,确保我燕国伐赵顺利。”

    外交必须服务于燕国的整体战略,阁相苏代身上的担子也非常重。

    粟腹、將渠、苏代三位阁相说完后,姬康把目光看向了阁相剧辛。

    “剧相,我燕国要秉持占据一地,稳定一地,管好一地的原则从事,你主管吏部,以及军备器械补给一事,你对大家说一说吧。”

    “诺。”剧辛应声站了起来,对众人言道:“诸位,此番伐赵不仅仅是军队动员,朝堂各部门,以及地方各郡县皆已动员起来了。”

    “朝堂已下文明确,各部门、各郡县官员,凡敢懈怠前阵战事者,先斩后报。当下,各城邑、关卡、要道等都已派人进驻,绝不会贻误前阵战机的。”

    “特别是吏部,已经从各郡县抽调了人手,主要是以郡守、县令副职为核心,新旧官吏混编,跟随大军候命,准备随时进驻到我燕军占据的各个郡县。”

    “可以这么说,一旦占据了某地,如果得降官配合,我燕国就可以立即接管占据的郡县。就是没有降官配合,我燕国的这一套军政体制,在军队的协助下,也能很快稳定地方。”

    在姬康看来,战事是要与政事并举的。

    尤其是在战后,政事比战事更为重要。

    所占之地,能够尽快安定平顺下来,对于燕国所进行战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然了,当下燕国所从事的这一套行政体系,室内也有人不太明白。

    对此,姬康表示理解,你不明白,可以;但是,你必须要遵守。

    等待众人都禀奏完后,姬康来到天下图前,沉思了会,言道:

    “从即日起,我燕国进入到战备状态。大军前阵作战,后方也要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开春之后的春播农耕事宜。”

    姬康看着众人,决定乾坤独断,对此前朝堂所争论的,伐赵战略方向定调。

    “前段时间,几位阁相为如何伐赵,而争论不休。众卿,伐赵之战,不能全面出击,更不能战略模糊,必须清晰,要有重点。”

    “寡人在此,已做了决定。此番伐赵,我东部大军做好出击准备,牵制邯郸方向的赵军,使其不能向西部增援。”

    姬康用手指着邯郸,对众人又道:

    “众卿,我军如果首先攻打邯郸,魏、韩,甚至是秦、楚,都不会坐视不理的。一个弄不好,恐怕又是一场连横大战,这不否和我燕国各个击破的战略。”

    姬康把手放了下来,继续说道:

    “故此,寡人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