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袭城(上)

    第六章 袭城(上) (第2/3页)

   头曼摇了摇头,不待陀罗同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不用欺瞒自己,燕国是比我们匈奴强大,我们当时所看到的燕国,这还是燕王康没有登基前的燕国。”

    说到这里,头曼伸出右手,拍了拍自己身后的勘舆图,对着陀罗同慢慢言道:“自燕王康登基以来,短短的数年,已经并吞了强大的齐国与赵国,现在的燕国比我们当时所看到的燕国,更为强大。”

    “本单于很赞同南人的这么一句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今的燕国,在燕王康的带领下,在灭掉齐国与赵国之后,已有吞并中原各国之心。如果真的等其统一了中原,按燕王康的本性,我匈奴就必然会面临灭顶之灾。”

    陀罗同听到这里,嘴一撇,不由言道:“大单于,我匈奴是草原之上的头狼,是不会惧怕任何敌人的,几百年下来,那些南人只会依靠山脉乃至修筑高墙阻挡我们,他们是不敢进入到我草原之上的。”

    听陀罗同这么一说,头曼感觉内心很累。

    怪不得中原之人都说我匈奴是蛮夷之人,这个陀罗同在匈奴的众人之中,可以算是见多识广之人了,但是大局观还是差得太远太远了呀!

    但是头曼没有选择,只能选择亲自说服自己的这个亲信。

    “陀罗同,不说现今的燕国,本单于问你,就拿过去的赵国来说,我匈奴多次南下,战胜过赵国几次?”头曼问道。

    “这个……这个……”陀罗同抬起头来,不知该怎么回答自己大单于的问话。

    匈奴的疆域与原先赵国的疆域接壤最多,两国的战事也很是频繁,但这么多年下来,陀罗同也知道,匈奴每每在同赵国的交锋中,也是胜少败多,尤其是在赵武灵王之后。

    头曼看到陀罗同为难的样子,不由再次摇了摇头:

    “不管你服气不服气,我匈奴屡次都败在了赵国手中,但现在这个强大的赵国,却亡于燕国之手,可见,如今的燕国是如何的强大。陀罗同,你可知燕国是如何看待我匈奴的么?”

    “大单于,这个……这个臣真的不知!”陀罗同语气结巴起来。

    “在燕国出版的书中,是这样评价我们匈奴的。说我们不过是从原始部落社会,刚刚迈入到奴隶社会的一群蛮夷,与燕国等中原国家体制来讲,是很大的落后。”

    陀罗同这个时候才发现,头曼左手中拿着一本被燕人称之为“书册”的东西,哗啦啦地翻了几下。

    看到陀罗同沉思的样子,头曼不由点了点头,收起书册,在帐内缓步而言:“毫不讳言,本单于对于燕王康是很佩服的。我匈奴如今能在草原之上,征服诸多的草原之国乃至部落,所借鉴的就是中原各国的做法,尤其是燕国的体制。”

    “但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也仅仅限于表面上的政令统一。我匈奴如果真的要强大起来,许多真正的东西,单单靠我们匈奴自己是做不到的。”

    “要打败乃至超过敌人,就要知道敌人的优劣之处。这些来投靠我匈奴的南人,就是我匈奴最好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要利用他们,为我们匈奴效力,你明白了么?”

    陀罗同并不是一个愚笨之人,头曼说到此处的时候,他已经恍然大悟。

    “大单于,属下明白了。这些来的南人,他们只是败家之犬,既然投靠了我们,我们还是要给他们几根骨头,让他们死心塌地为我匈奴效力。”

    头曼笑了起来,知道陀罗同已经转过弯来。

    陀罗同对自己忠心耿耿,且性格直爽,军事上很有见地和谋略,在匈奴内部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人物,他能转过弯来,自然会带动一大批人。

    头曼转过身去,伸出右手,指着勘舆图对陀罗同言道:“陀罗同,这幅勘舆图就是在这些南人的帮助下,详细了很多,你过来看。”

    待陀罗同走到自己的身后后,头曼的手指点着勘舆图对陀罗同道:

    “根据这些南人的陈述,以及本单于的判断,燕国在灭掉赵国之后,其用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