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策反江东

    第372章 策反江东 (第3/3页)

吴县,然后在锦衣卫的接应下往荆州赶。而诸葛瑾自己则以生病为由向孙权告假。孙权正在为孙策致死的谣言搞得心情极度不爽。将鲁肃带调离吴县之后,孙权内心里还是有点后悔的。他知道如果鲁肃都靠不住的话,那么江东恐怕没有人会协助他一起共同抵御强大的曹操和日益强大的刘琮。

    但当手他就是无法说服自己。而孙策致死,孙权也知道自己的侄儿孙绍对自己颇有微词。要不是张昭强压下去。只怕这孙绍会当中与自己理论。孙策之死,孙权问心无愧,所以对于孙绍最终的种种行为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宽容。孙权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鲁肃的事情,让他有意放纵孙绍。

    孙权专注于处理谣言的制造者,以至于诸葛瑾离开了吴县他都不知道。孙权虽然在内心深处对于诸葛瑾有一定的防范。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诸葛瑾会在这个时候套考刘琮,。在他看来,虽然诸葛亮在荆州混得不错。但毕竟诸葛瑾跟随孙策在先,诸葛亮跟随刘琮这才几年时间?要说兄弟二人可能串通的话,孙权甚至想让诸葛瑾去游说诸葛亮!

    而另外一个孙权重点防范的对象鲁迅,此时也迎来了一位荆州客人。他便是刘琮的三弟,刘雯的三哥刘修。让刘修去拜访鲁迅算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行动,但刘琮是在不想与自己的这个妹夫为敌。不但是因为鲁迅的一身才华,还因为他身后的庞大实力——江东陆氏。

    陆逊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但历史却把陆逊推上了政治舞台。[3]

    孙策死后,孙权继领其众,为将军,“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陆逊年仅二十一岁,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

    如果没有曹操南征荆州,鲁肃就不会主张孙刘联盟,那么陆逊也不会认识刘雯。虽然与刘雯结婚是郎情妾意。也是为了加强孙刘联盟。在鲁肃等人看来这一对佳人兼职天造地设。但孙权不这么认为,他多疑的性格让他很自然的想起陆逊的从祖父陆康。再加上刘琮的日益强大,

    孙权不得不防!如果自己对于陆逊过于倚重,将来一旦陆逊反叛,他必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站在这个角度,孙权好像也没有做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