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

    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 (第2/3页)

......

    西安古城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终于告别了战乱带来的影响,大义军虽然不善于治民,可是在陈道显的治理下,多多少少也恢复了点人气,至少街面上没有之前那么冷清了。

    雍王府中,宁千秋站在正厅之上,手中拿着一卷黄绫圣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严肃无比。

    “朕以微眇,获守宗祧,祗荷鸿休,惧不克济。乾乾夕惕,若涉春冰,旰昃忘疲,宵分假寐.......雍王道显,动不违矩,式合於典谟。俾奉丕图,必惬人欲,可为西征主帅,应军国政事,便令权勾当。惟义是守,朕不敢私。宣布中外,咸令知悉。”

    “臣接旨,吾皇圣安。”

    陈道显从地上爬了起来,由于前些年的囚禁生涯,再加上一朝大仇得报的快感,已经使得陈道显头上生出了许多白发,看上去却是沧桑了许多。

    宁千秋心里有些感叹,将谕旨交给了陈道显,随后才沉声道:“雍王千岁,陛下除了这一道圣旨之外,还有一道口谕。”

    “啊,还有此事,请恕臣失礼。”

    陈道显准备继续跪下去,却被宁千秋用胳膊给拖住了,并没有让他继续跪下去,随后轻声道:“雍王不必如此,陛下已经吩咐了,这话只是私人话,不会涉及到公事。”

    “既然如此,那就容臣僭越了。”

    宁千秋这才清了清嗓子,以示接下来说话的区别,“雍王,采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颇为可爱,朕想问你,可曾想过回南京看看外孙?当然,雍王也不要多想,此番只为私情,不涉公事。”

    陈道显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苦笑一声,“启禀陛下,臣自然是想的.....可是外孙终究还有陛下照应,可是大义军数万人的性命,却都只在老夫的一念之间,实在不敢有所松懈。”

    听到了这里,宁千秋微微沉默了一番,才缓缓开口道:“雍王之意,本使一定会向陛下转达,只是雍王此举,可不符藏舍之道。”

    很明显,宁渝对公自然是要求大义军退出西安,对私则是希望陈道显不要继续搅进去,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宁渝对他老丈人的最后关心了。

    陈道显苦笑道:“对于老夫来说,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唯独担心的就是大义军的弟兄,他们跟着老夫辛苦了大半辈子,甚至不少人都抛家舍业,实在放不下他们......罢了,咱们不妨边吃边谈。”

    雍王府并不是多么奢华的王府,实际上在大义军拿下西安城的时候,半城的建筑都已经随着大火被烧得干干净净,包括西安将军衙门还有陕甘总督衙门等等官衙,也都毁灭在冲天大火当中,因此新建的王府相当朴素,并无半分奢华之意。

    当二人就坐之后,便有一些仆役端来了几个菜碟,里面也都是一些颇为清淡的家常菜,尽管也有些鱼肉,可是怎么也不能跟藩王的身份联系在一起,这让宁千秋都有些愕然——若是陈道显在他的面前演戏,那未免演得太过于虚假了。

    陈道显自然能够看出宁千秋眼中的怀疑,随后便解释道:“老夫年岁已大,平日也都是吃一些清淡的饮食,若是不合宁大人的胃口,可以让厨房再去做几道。”

    宁千秋笑了笑,主动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轻声叹道:“下官平日里也都是吃的颇为简单,只是感慨雍王身份贵重,却还能做到如此简朴,实在是让人佩服不已。”

    说起来,在朝野间流传着一道趣事,那就是皇帝宁渝虽然千好万好,也不喜好奢华之物,后宫更是讲究自力更生,可唯独有一桩,那就是皇帝颇好口舌之欲,自从登基之后,常常派人到民间搜罗美食,寻找手艺地道的大厨,因此在这方面往往都显得十分郑重。

    当然了,以一国帝王的身份,想吃什么吃不到?可是宁渝并不喜欢吃那些所谓的山珍野味,更多的还是喜欢能够在平凡食材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