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李墨

    第四十四章 李墨 (第2/3页)

祸。

    “是是是,牛子确实厉害。不过,光哥...”孙崴话说一半,脸上露出一丝狡黠。

    “你也就比我多懂那么一点点,别五十步笑百步了好嘛?”孙崴不甘示弱的还击。

    “嘿。”光哥瞪起眼,要不是我爸在,我相信,肯定会好好修理修理他。但是当着长辈,还是要稳重些,心里想着怎么以德服人,挂肠搜肚的想着关于李墨的蛛丝马迹。

    突然,光哥轻轻咳了两声,说道:“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能存放五六十年。这个李墨一直都是宫廷的御墨,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光哥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显然也是赶鸭子上架。

    “哎哟哟,你再编,编。”这次轮到孙崴打趣。

    对这俩活宝,我爸看着也是很欢喜,可能想到了和方叔他们的日常吵嘴的场景了吧。

    光哥觉得失了面子,忙说道:“嘿,你不信问牛子啊,看我说的对不对!”语气很是笃定。

    我有些尴尬,光哥说得确实不错,但是很多都是常理,所谓的常理,就是一般皇家的用墨都具有这些特征,根本就是废话。废话当然不会错。但是我还是肯定的说道:“光哥说得对,李墨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龙脑气”尚存。”

    看我侃侃而谈,我爸也来了兴致,介绍道:“这李墨各朝各代都是珍品,在古籍《遯斋闲览》中载宋大中祥符时有记:“李廷珪墨,某贵族偶误遗一丸于池中,疑为水所坏,因不复取,既踰月,临池饮,又坠一金器焉,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其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其人益宝藏之。”

    但随即却蹙起眉头,问道:“那你怎么看出这是李墨?到了徽宗宣和年间,黄金可得,李廷珪墨不可得。到了明朝初年,距离李廷珪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00多年,吴郡人马愈在英国公府中作客,见到了一笏据称是李廷珪所制的墨。他根本就不相信世间还会有李廷珪的墨,在建安瓦砚上用力一磨,墨没有反应,瓦砚上却尽是划痕。马愈这才相信是真品。可见当时已经一墨难存了啊。”

    我默默点头,埋头沉思,但却不是在思考怎么确定这是块李墨,而是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