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龌龊的甄氏集团

    第七十二章 龌龊的甄氏集团 (第2/3页)

    赵老师仔细端详,连连点头,“这个青铜簋,重量适中,锈迹明显,无人为处理痕迹,器形是典型的西周中期青铜簋的造型,颈部前后各饰有一浮雕兽面,左右饰目雷纹,簋足饰兽面纹。”

    赵老师,一遍看着一遍点评。

    我很是佩服,能一眼看穿,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说明赵老师是青铜器研究鉴定的专家。

    赵老师吸了一口凉气,“然还有铭文。”

    “你说什么,老赵?”另外一位老者直接站了起来,“让我看看。”

    老者几步跨向了我们,我很怀疑这些老者平时都怎么保养的,看着年过花甲,一个个都动如脱兔。

    “司马老贼,什么你都要跟我抢。”赵老师骂道。

    我是一阵惊愕,司马老贼,这个名字也太特别来了吧。

    看那位老者要抢夺赵老师手中的青铜簋,钱老喊道:“司马懿,小心点,别吧东西弄坏了!”,看他紧张的样子,估计初步判定这是个真品。

    我心里一汗,原来这位专家叫司马懿,怪不得赵老师管他叫司马老贼。

    “己戈。”司马老师艰难的识别出有些模糊的铭文。

    我有点好奇,“老师,打扰您一下,这个铭文有什么特比的含义吗?”

    “这铭文啊,又称金文、钟鼎文,指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同样为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它不单单是判断青铜器年代的最重要标准,更是器物形制及纹饰方面的标准。青铜器铭文在商周时期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为历代研究书法的人们所重视。从史料学的角度来看,青铜器的铭文因为具有极其丰富而确凿可信的史料价值,而显得十分珍贵。古人往往将国家或宗族的大事铭刻其上,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化。春秋战国时期,凡消灭一个国家,一定要“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以示权力的转移。”司马老师娴熟的回答着。看来这是一名古文字方面的专家。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早期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比较简单,有的只记姓名,有的只记年月。后来文字逐渐增多,有的甚至成了专门的文件或事件的记载。像春秋末期郑国、晋国铸造的刑鼎,那简直就是古老的法典了。但是,这上只有两个字显然只是个名字。”司马老师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