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想吃一口鸡肉

    第三五七章想吃一口鸡肉 (第2/3页)

   做生意肯定是要吆喝的,所以街道两侧摆摊的摊主,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对着过路的行人打招呼道:

    “香茶哩,香茶哩,唇齿留香好煎茶!”

    “芝麻茶,芝麻茶!配上油饼喝好茶!”

    “胡桃茶,白梅汤,提神养身生姜茶!”

    这里的“茶”就好似后世用各种坚果或营养充足的食物磨制成的“豆粉”、“豆浆”一般,这种茶一般叫做“煎茶汤药”。

    养生之道,古人早就在做了,除了制定严格的作息表之外,还会吃各种营养品,在中医学盛行的大宋,养胃更是被各家郎中挂在嘴边,所以养胃的“药茶”自然是必须的,所以活在“舌尖上的大宋人”单单是煎茶一道,就开发出了五六十种吃法。

    狗儿不喜欢这种喝在嘴里像喝粥一样的茶药汤,所以就拒绝了向自己殷勤招呼的几个小贩儿,迈着步子快速传过这片区域,进入“面食区”,像馄饨、面角、馒头、炊饼、盐煎面、鸡丝面、三鲜面等等数十种麦面做的饭食。

    热乎乎的一碗面,包管你吃的打嗝,而且一上午都不会儿饿,若是在以前狗儿的脚步一般会停留在这里,但是今天,狗儿闻着满大街的香味儿,不知道怎么的心里是特想吃一口鸡肉,所以就继续往前走。

    龙州毕竟是州城,这个点正是点卯上差的时候,和后世住在城里的人一样,能起早的人,会在家胡乱煮一口饭吃,没这心思或者是懒得做饭的,一般都会选择在早市上对付一口。

    所以这个点,这各家摊位上是人头攒动,后世有学者研究,宋代城坊户每人每天的平均工钱,女子在五十文左右,男子在一百文钱左右。

    不要觉得被封建毒流束缚住的古代妇女都会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也得和男人一样,出去接一些缝补、浆洗、刺绣的活儿来挣钱贴补家用,当然有钱人家的女子除外。

    大宋人是嘴馋的,也是富裕的,所以拿出七八文钱吃一顿早饭的事儿自然是痛快的,毕竟吃饱肚子再挣钱是大家的共识。

    熙熙攘攘的早市不仅仅只是卖吃食,还有城外各村寨里村夫们挑来售卖的各类新鲜蔬菜,例如鱼贩子卖的鲜鱼和肉贩子卖的猪羊鸡肉等等许多东西。

    狗儿从街头走到结尾,除了看到一家卖炸鸡肉丸子的老汉和卤煮猪蹄的老婆婆,别的啥都没看到。

    不信邪的狗儿又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只好皱着眉头向街边卖鸡子的一位老汉打听。

    “老丈,这街上怎么没有卖煮鸡肉的?”

    “呵呵呵!”

    老丈瞅着狗儿腰间的钱袋,再瞥一眼自己篮子里的鸡子。

    狗儿:……

    “老丈,你这鸡子多少钱?”

    老汉咧开嘴道:“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俩!”

    狗儿就从钱袋里掏出三文钱,递给他道:“来一个!”

    老汉撇撇嘴,拿起两枚递到狗儿手里道:“哎呀,拿多了,要不小官人买两枚?”

    “好好好!”狗儿再递给他两个钱道:“老丈,这下可以说了吧?这街上哪里有地儿卖煮鸡的?”

    老汉捋着下巴上的胡须道:“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