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鹿苑书院

    第三七三章鹿苑书院 (第2/3页)

‘陋室铭’的典故!”

    王厚撇撇嘴,扭头吐口唾沫道:“俺爹说,大头巾都是这个死要面子的德行,明明是破屋烂瓦,非要在脸上贴金!还‘陋室明’,那屋顶都破了大洞,屋里可不就明亮么!”

    狗儿见那两扇破大门口,有位带小帽的娃子,正瞅着自己一行人看个不停,便翻身下地,对着王厚翻个白眼道:“还大头巾,莫忘记你爹也是带着‘文昌巾’的!”

    王厚对不小心骂到了自家老爹的事,心里也不怎么在意,舌头吐吐就算道过歉了,扭头看狗儿下了马,自己也赶紧跳了下来。

    “狗儿,你真的就在这破书院上学了吗?”

    “当然啦!”狗儿整理整理衣服道:“虽说我要考的是别头试,但里面的学问,却是做不得假,不进书院学习哪里能过得解举试!”

    “可是……”

    王厚瞅着狗儿不舍的道:“那我和十四怎么办?”

    “咦,你俩也得进学啊!”

    王厚惊讶的抬着手臂,指着面前的书院大声道:“俺俩也进这破书院?”

    “你这家伙!莫要在人家门口乱吵!”

    狗儿一把拽住他袖子到门口的大柳树下,扭头瞅瞅怒气冲冲的把脸扭去一旁的小门童道:“你看你,我还没进书院,就让人家对我有了厌恶,若是这小门童转身告了院长,那个凶老头,啧啧啧!”

    无拘无束惯了,突然来个管束自己的人,一时半会狗儿还真不习惯。

    “你俩不进这书院,你俩考的是武举!”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尤其是清朝,但是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武举考试也仅仅流于形式,到元代后,甚至被一度废止不行。

    在唐朝,武举考试内容主要有“试长垛、马枪、翘关、擎重”。

    其中“长垛”便是指射箭,“马枪”指骑马耍枪,“翘关”就指抬起城门门捎上的大木栓,“擎重”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举重。

    唐朝的武官武职系统,大多被世家门阀把持,能过武举的举子,也多是从这些门阀大族中产生,像下层的穷人家庭根本就没法子竞争过他们。

    比如说“马枪”考试一项,就足以把大部分泥腿子出身的穷汉子排斥在外。

    在古代养一匹战马,就相当于后世供养一辆汽车难度一般。

    低层的老百姓根本承担不起战马的开销,即使抛开骑马这项不谈,要想过“翘关”、“擎重”这两项,也必须经过充分的肌肉训练。

    “穷文富武”之说,并不是说来玩笑的,要想练武术,就得打熬筋骨,单单是吃俩饼子喝碗粥,是长不了力气的,所以练武之人都要吃肉,吃肉就是要供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但是吃肉可是大问题,哪怕是以富裕著称的宋朝,民间百姓人家也做不到顿顿有肉,所以普通坊间的孩子,还真就比不过有钱人家的孩子力气大,所以往往这两项考试,也是比不过。

    在宋朝,主持武举考试的人是文官,所以就增设了一项“策对”课目。

    要求应试者需熟知“武经七书”,也就是兵法兵书,然后再进行骑马、射箭、舞大刀、扔大锤这些技艺考试,最后再进行殿试,也就是“面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