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为子孙着想

    第三九七章为子孙着想 (第2/3页)

本村正名叫杨家庄,但是乡人们多称俺们叫荒滩村,因为村北五里处有一片野水滩地而得名”

    说到这里,老丈指指狗儿左手边的老汉道:“这位是我们杨家庄的村正,剩下几位都是村里的主事儿人,我们都姓杨,没有外姓。”

    狗儿听他介绍,便举起面前酒盅与众人碰一个道:“小子姓赵,今年十二岁,这位姓庞,乃是我亲卫,论岁数,在座的几位都比我俩大,来,我俩敬杨村正和几位杨员外一杯。”

    “不敢不敢!”

    几个老汉满脸通红的端着酒盅与狗儿俩喝了一杯。

    狗儿又让老丈喊过来他的儿子,俩人喝了一个,算是谢过他们招待之情。

    杨老汉扭头看看旁边桌上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无语低头吃饭的“兵汉”们,心里夸声“好规矩”,便举起手中酒继续与狗儿走一个道:

    “小老儿年轻时与杨村正也曾入过军伍,观几位长行食不发一言,就晓得小官人治军有术,再看你才十二岁年纪,想必是家学渊源吧?”

    “杨老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真是不知礼数”

    举着酒盅的杨村正,对着正向狗儿发问的老汉训斥道:“看赵小官人的穿着,自然不是行伍出身,想必是书香世家!”

    村里的人就是这么直接,他们骨子里认为一起吃过饭,又一起喝过酒,双方就算是熟络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就可以深交那么一下。

    哑巴汉的事儿,狗儿没必要告诉他们,但是自家什么情况就得说明白了,毕竟自己打肿脸充胖子,万一对面顺杆子往上爬那么一下下,那可就难受了,所以狗儿便痛快的告诉人家自己的真实情况,免得他们过后真有所求,也算提前打了个招呼。

    “咳,几位员外相差了,小子我自小孤儿,年初应丁役,撞了好运在军中得了官身,今年准备参加科举,乃是最次一级的小官。”

    微末小官?这种官几人见多了。

    几个老汉互相对视一眼,狗儿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几个对自己的敬畏感减弱了几分。

    “考科举啊?小官人真是博学多才的很,俺们村前些年也曾中过一个解举人,后来进衙门做了书吏,如今听说在咱们祐川县孙主薄门下做事儿哩!不晓得小官人是否识得?”

    狗儿夹一筷子刚端上来的猪耳朵,放进嘴里嚼一嚼咽下去道:“哦,衙门里人员众多,一时半会也没认全,孙主薄倒是晓得!”

    “对对对,看老朽这脑袋,小官人乃是朝廷官员,那种卑贱衙役怎会认识,来来来,小官人,老朽与您喝一杯。”

    “好好好,咱们一起喝!”

    从古到今,酒桌上一直是个很重礼数的地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礼数自然很重要,双方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开言办事,自然是在“酒过三巡”后才能言及正题。

    酒过三巡是培养双方感情的铺垫,三巡过后便是试情义的时候,想想也是,等双方人马酒喝的差不多了,客人也到酒酣耳热,情绪正好之时,又有“吃人家嘴软”之嫌,此时正是说事的时候,毕竟,吃了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