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校园空降新女神(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十三章 校园空降新女神(下) (第1/3页)

    玲053)摩根休病假归国做手术,代课出意外惊现新女神。

    沈馨月:“果然厉害,摩根教授的学生们真是不简单啊!原本我也正要讲的就是:动静,止息,无为而治。这是古老的东方智慧,也是另一种万物之道的诠释。

    “有人说:道家的人,是懒人,道家的哲学就两个字:懒惰。它是无所事事之人的借口,偷奸耍滑不作为的托词。其实不然,道家的所谓‘懒惰’本质上是一种‘有品质的懒惰’。不是不去做,而是顺应天道时势去做。因做得巧妙,快速高效,故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呢?举个典型的实例,比如古代最经典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直到今天,它都是个不朽的奇迹,是顺势而为的大智慧。”

    陌雪儿再次抢答道:“再比如:丁渭造渠。”

    沈馨月:“漂亮!诶呀,我发现女生的反应超快,男生在哪里?让我看到你们的学识吧!这正是我要引用的另一个例子。细节就不用了我赘述了吧,一个古代一举三得的经典案例。这种所谓“懒惰”的背后,是因势利导、运转高效、事半功倍、一举多赢的,高级管理思路,当今也是超级实用的精英宝典,与贪图享乐的庸人懒惰,简直大相径庭。

    “这种有品质的懒惰,是要有头脑的,融入智慧和能力的懒惰,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哦,但是我们可以向往和追求啊。《道德经》就是在描绘这种万物之道:大实若虚,大巧若拙,大道至简,大智若愚。所以,古今中外的终极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那好,既然如此神奇,就让我们再来说说《道德经》的思维。”

    《道德经》里的精华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无用方为大用。

    无,并不是没有,而是静。在静静地改变自己的形态,却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不矫情。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正像刚才那位亓官同学说的,是一种饱和状态,表面静止,内部达成:动态的平衡。用在帝王之术上,就变成:让文人与武将,官府与盗匪,佃户与庄主形成对峙,从而实现彼此约束,相互牵制,那么 ‘朕’的江山就会比较安稳。

    为,就是去改变,是顺应物质自然规律地改变现状,而不是简单粗暴、根除清洗地修改,是分流疏导而非截流拦阻。最终目的是趋于另外一个崭新的、更优化的、动态的平衡和稳定。这种为,就是动起来,是有智慧、有品质的作为。

    所以,道家推崇的万物之灵是:水。

    正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水利万物而不争。

    地低成海,人低为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水是万物得以生存的倚仗,咱们看,每一个古老文明的原始发源地,必然都是水的流域,以水为核心,向四周蔓延出去的。

    而水自己却从来都是默默流淌,单纯执着。遇土即没,逢山绕行,光而不耀,随物就形。装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没有容器,就俯身泥土砂石,从不张扬。但需要力量的时候,也可以巨浪滔天,摧枯拉朽,水滴石穿,势不可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