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六章 想啥来啥
第两百八十六章 想啥来啥 (第2/3页)
腾飞厂也是一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永宏厂,毕竟人家永宏厂还有一套用于航空发动机生产的专用设备,腾飞厂的燃气涡轮装置至今还是各个车间蹭设备做加工。
至于材料,那些产量低的一流材料几个重点试制型号都不够用,自然给不了腾飞厂,所以也就只能用些现阶段国内主流的航空发动机合金材料。
如此两者之间在品质上的差距一下就拉开了,再加上腾飞厂在经验、加工等方面的不足,试车屡屡不过关也就不足为其了。
好在解决航空发动机部件耐热问题不仅仅只有材料这一条路,高品质的冷却技术也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解决路径。
这就好比战争年代的我军,装备不足,就发挥战术优势一样,腾飞厂在基础的合金材料上比不上美国原装货,那就在其他方面下下功夫,只要能把问题给解决了,什么路径都无所谓。
可惜的是,无论是腾飞厂还是国内,这年头在气膜冷却技术上都处在研究摸索阶段,好一点儿的也就能做个航空发动机机匣的气膜冷却,发动机的环形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的气膜冷却到是可以勉强做出来,但质量不是很稳定。
至于最关键的涡轮叶片的气膜冷却技术,理论文章到是有一大堆,可就是没听说有谁真的做出来。
之所以如此,就不是材料上的事儿了,而是在加工制造环节满足不了如此先进的制造要求。
其实国内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气膜冷却技术的研究,相关的计算和工程方法早就形成了体系,之所以没有应用关键还是加工技术不过关。
别看只是在部件上打几个小孔,可这些小孔却十分有讲究,不但孔的边缘光洁度要求极高,孔在成型时不但不能在周围形成高温镀层,周围更不能有裂纹。
没办法,航空发动机本来就是个及其精密的东西,丝毫的误差都有可能让发动机报废,所以这些形成气模冷却的小孔看着不起眼儿,却干系重大,一个不慎,昂贵的航空发动机就可能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