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国的标准代表未来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国的标准代表未来 (第1/3页)
尼泊尔负责与中国接洽高原鹰系列飞机的政府高级别官员贾南德拉非但没有觉得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机型感到惊讶,反而认为这才是一家成熟可靠的航空制造商正常的表现。
要知道贾南德拉作为尼泊尔负责航空管理和设备采购的高级别官员,这几年没少接触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制造上,一个型号弄个七、八个子型号,数十种衍生型号那才是正常操作,想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样只做了基本的A、B、C三个配置不同的型号实属良心企业。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尼泊尔卢卡拉机场变态的运营环境,令贾南德拉的选择实际上非常小。
这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国航空制造上对短距起降飞机的定义很两极化,要么是偏运动类的小型飞机,起飞重量不超过一吨,承载人数五人以下,航程几百公里以内。
再就是类似英国鹞式战斗机或者是苏联的雅克—38战斗机这类可以做垂直\短距起降的高技术装备。
而尼泊尔要的是能够有一定载客数量,且舒适安全的短距起降飞机,毕竟尼泊尔人是要通过这类飞机赚钱的。
所以小型运动类飞机运载能力偏小,形成不了经济效益最大化;至于鹞式和雅克—38就更不可能了,那是武器装备,尼泊尔可不想花钱买几架大爷天天供着。
问题是能够满足尼泊尔要求的飞机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少见,毕竟这个时候国际航空市场的细分领域还未开发完全,有不少市场空白。
其中就有载客十到十五人,具备短距起降能力的中高端小型运输机。
德国的多尼尔—228就是看到这块市场空白,才不遗余力的发展这个型号,意图在其他竞争对手没有反应过来前抢占市场,结果德国人找了新德里这个猪队友,直接把好好的一个优质型号给搞崩了。
同一时期美国的塞斯纳—208也属于此类机种的优秀代表,可一来美国国内的需求旺盛,刚被通用收购的塞斯纳公司正准备借着这个细分领域的爆款拓展市场份额,稳定住基本客户群,好为下一步吨位更大、性能更先进的大型飞机做铺垫。
所以还无暇顾及海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