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有多诱人?

    713 有多诱人? (第2/3页)

这位科学奖只能拿一个奖项?

    可以说从来没有这种规定。

    难道拿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不能再拿沃尔夫奖?难道就不能再拿科学突破奖?

    诺贝尔奖的奖金才一百万美元上下,人家科学突破奖的奖金可是三百万美元!

    起码在汤姆·布鲁斯看来,这则声明大概率证明了瑞典皇家科学院有些心虚。

    不过以他圈子流传的说法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这则声明其实也是因为某些压力,因为要拒绝世界科技中心加快东移,所以承受了这些科学大佬本不该承受的压力,根本不是科学院的本意。

    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

    但是诺贝尔奖金拖了六年这事儿还是第一时间在整个科研圈炸了锅。

    奖金拖延六年不发这种事情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真没听说过。

    就算也有奖金没发出去,那也是在获奖者明确不要奖金的前提之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获奖者没有拒绝,奖金就直接扣着了,奖项的公信力合在?

    抛开拖延发奖金这事不谈,这个敏感的时候诺贝尔基金会把奖金发出去,这算什么?这难道又是不知名的压力作祟?这明明就是某些人乱了方寸。

    更可怕的是,这事情还直接被一个小姑娘调侃,虽然这个小姑娘的身份特殊,是王宇飞的妹妹,但说实话,这一连串的事件当真让汤姆·布鲁斯对诺贝尔奖极其失望。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觉得如果自己今年真的获得了诺贝尔奖,在颁奖典礼上,他都会觉得羞愧。

    世界第一科学大奖的气度呢?

    遇到这种事情直接不闻不问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吧?

    如此进退失据的应对,明显是觉得自家底气不足吧?

    第一次,汤姆·布鲁斯在这一刻心底有了放弃诺贝尔奖,去争一争宇馨科学奖的冲动。

    先不说前三届的获奖者有得到一间太空实验室的机会,光是第一届奖金的得主,就更容易被人记住啊。如果未来宇馨科学奖发展的约好,第一届获得宇馨科学奖的科学家自然身价也会相应越高,从这一点上看,其实比去拿诺贝尔奖的性价比更高。

    尤其是宇馨科学奖的评奖机制。

    相对诺贝尔奖相对保守的评奖机制而言,宇馨科学奖无疑更为创新。

    直接由第三方人工智能根据大数据算法来评选某一个科学领域对世界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候选人,并给出理由,然后实打实的由评判人员在这些科学家的项目中进行考察跟评选,所有一切都放在阳光下操作,似乎也不错。

    这给了所有候选人的项目足够的曝光度。

    这种曝光度其实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是满满的利好。

    道理很简单,跟诺贝尔奖纳入视线的参选者完全保密的政策相比,这种曝光度有利于许多科学家拿到资金扶持是有极大好处的,尤其是那些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

    所有人都知道做基础研究项目,不止是耗资大,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所以除了一些规模足够,没有资金压力的大公司而言,跟国家投资的科研组织世界各大高校制定的研究项目之外,很难说会有投资者去给那些基础项目做大额投资。

    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要求回报的。

    但是通过宇馨科技这种曝光之后,肯定会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无数投资者。

    同一个领域,即便是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但只要被纳入了候选范围,在宇馨科技的官网上公示,也能吸引来无数人的关注,更说明这些研究是绝对有价值的,否则不会在大数据中被人工智能选中。

    要知道接下来可是长达半年的评选期。

    这些候选人跟其研究的项目都挂在宇馨科技的官网上,可以随时供人查阅。

    或者这个名单在普通人中间的关注热度有限,但是对于有心从科研进步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