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3.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 (第1/3页)

    导语: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从体制来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并没有错,但未能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也直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国家的一大难题。在许多人才招聘会我们都发现有人山人海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我们不禁要想:我国的大学生是不是太多了?

    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在1997年即达61.1%,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17.8%,而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到2002年只有15%,2005年也才上升到19%。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从2002年到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是19.5万、26.9万、32.8万、37万、40多万人,5年间增长一倍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从2000年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2006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则达410万。

    从2000年首次超过100万到2006年的410万,6年间净增300多万毕业生,近三年来每年更是净增70多万。这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生比例还不到总人口的10%,因而我国并没有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

    那么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呢?

    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从体制来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并没有错,但未能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