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择业中的“热与冷”――择业经济学

    8.择业中的“热与冷”――择业经济学 (第3/3页)

生数量使得整个行业的就业形势受到影响,供过于求了,所以,作为曾经公认的热门专业,就出现了“热门不热”的现象。

    除此之外,经过调查,近两年曾经被认为供需较小的传统冷门――农学专业的学生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另外,像港口航道与工程、海洋地质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很不错。小语种专业,如韩语、日语、德语等,也都不够用人单位争抢。化工、材料、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都很好。而在2008年7月,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农学专业的就业水平最高,达78.38%;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就业率分别达到40.35%和51.85%。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述就业情况让我们感到了冷门专业已不再像昔日那样被人冷眼相视;相反,它正以自身的优势在逐渐升温。

    究竟如何处理热门与冷门的关系,找到最适合自己、前景最为看好的职业呢?市场瞬息万变,冷门、热门也在不停变化。想从事热门职业,关键要有前瞻性,以成长性强的职业作为自己的目标。

    归根到底,没有永远的冷门,也没有永远的热门,一切职业都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在选择专业时不要太拘泥于冷门和热门,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将来最想做的,这才是上上策。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自己热爱的行业进行深入钻研。你想,假如你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高深的业务能力和娴熟的交际能力,那么,无论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做的是哪个行业,最终都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