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浮沉西南 第九十五章 蓝云心

    第二部 浮沉西南 第九十五章 蓝云心 (第3/3页)

    蓝云心回答道。他再度打了一个哈欠,蓝画心猝不及防,脚下一滑,差点贴着脸,摔到这木门上。

    “我族与许氏唇亡齿。。。”

    蓝画心正欲言,却被蓝云心打断,蓝云心再度说道:

    “否。”

    “这。。。”

    蓝画心不敢忤逆蓝云心所言,只得住了口,不复多言。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蓝云心的语调极为冗长,简直要令人听睡着了,滔滔不绝地讲了许久,归结于一句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画儿,静观其变。”

    “是,祖父。”

    蓝画心只得答应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拾起熄灭了的灯笼,退走了。

    而那黑暗中,窗子很严实,连个缝儿也没有。还拉了帘子,故这皎皎月色洋洋洒洒地落在外边,但这房间里,却是暗无天日,到处积着厚厚的灰尘。看起来,大几十年没打扫过了吧。

    蓝云心穿着与蓝画心差不多,蓝氏之人大多如此穿着。花里胡哨,以浅蓝色为主色调的绫罗绸缎。不过其肩上,腿上,诸多部位,似乎也落满了灰尘。

    蓝云心非常安静的打坐,如老僧入定似的安详,不过与其说是打坐,不如说蓝云心这是在打瞌睡。牙齿掉光了,自然合不拢嘴,嘴角处,耷拉着老长的一段口水,好像随时就要滴下来,落在他的衣袍上。

    若是细看,蓝云心满面红光,然而这气血,好像过于旺盛了一点吧。。。

    后记: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形篇》。如下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大概意思是说:

    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像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不算上最高明。正如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失,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坚持致胜的法制,所以能主宰胜败。兵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即推算物资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的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得出胜负的概率。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打仗,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感谢大家支持,求票。

    ——ss白衣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