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宋公身亡

    第14章 宋公身亡 (第2/3页)

秦笛知道磺胺药的合成方法,没有理由不能抢先一步。

    制备磺胺药的主要原料包括乙酰苯胺,氯磺酸,液氨和液碱。后两种国内能买到。最关键的乙酰苯胺,要由苯胺经过乙酸乙酰化制备。苯胺是一种化工染料,可以从欧洲进口。氯磺酸可以用三氯化硫和盐酸反应来制备。大多数原料,欧洲都已经有了。

    秦笛现在不缺钱,所以事先找洋行下单,购买了一批原料。

    研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些化工原料基本上都有毒,一不小心就容易伤人。

    秦笛不得不经常去研究所盯着,生怕那三个年轻人烧伤了皮肤、眼睛,或者将实验室弄得一片狼藉。

    日子一天天过去,实验跌跌撞撞,一点点往前推进。

    三位研究员眼见着每一步都有结果,要么是难闻的液体,要么是白色的晶体,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总算让他们心安了:“至少秦大少爷是认真的,不是在瞎胡闹。”

    转眼过了一整年,进入1913年了,秦笛13岁,身高超过了母亲,已经是一个英俊少年了。姐姐秦菱出落成了十五岁的大姑娘,中学都快毕业了,跟母亲越来越像,多了几分知性美。妹妹秦月九岁,正在上小学,蹦蹦跳跳,还是小姑娘。

    大伯家还跟以前差不多,只是大堂兄随着小叔,在军需署找了个差事。

    三婶惠子在霞飞路开了一家书店,秦笛闲时也经常过去看看。

    书店里有一些日文翻译的著作,还有类似《新青年》的进步期刊。

    惠子对这个侄子很器重,因为她先前听秦汉旭讲,要不是侄子拦住,他差点儿去上京行刺袁世凯。

    当时惠子听了那番话,禁不住惊出了一身冷汗。

    因此之故,每当秦笛到来,惠子都笑容满面,拿出好吃的点心。

    三月十九日,秦笛又一次来到书店。

    惠子迎上来,笑着说道:“阿笛,你来了!”

    秦笛道:“好些天没见三叔了,不晓得他去了哪里?”

    惠子道:“他去广州了,前天来电报说,明日中午回来。”

    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