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它可一剑平天,斩尽世间万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655章 它可一剑平天,斩尽世间万敌 (第1/3页)

    教主姓望,名尘,字可即。

    在教主、大司空、少礼主和书艺山主争论着如何打磨龙吟石时,封青岩早已经来到二十七书山中。

    此时他正在眺望着三坟山、五典山、八索山和九丘山。

    六古山乃是二十七书山中最为艰涩,不仅文辞艰深,不流畅,还只剩下片言只字,让人难以读懂……

    十二经山虽然晦涩,但毕竟还是能够读得懂。

    儒教的二十七书山,又可分为三大类。

    十二经山:仁山、义山、礼三山、诗山、尚山、易山、乐山、春秋四山、经山、子山、史山、集山。

    九艺山:礼艺山、乐艺山、射艺山、御艺山、书艺山、数艺山、琴艺山、棋艺山、画艺山。

    六古山:天坟山、地坟山、人坟山、五典山、八索山、九丘山。

    二十七书山巍峨雄壮,分布于圣地各处,隐于云雾中若隐若现,迸发出一道道冲天气柱,让人心神震撼。

    不久后。

    封青岩便来到三坟山前。

    三坟山便是天坟山、地坟山和人坟山。

    “君子,这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什么意思?”

    影书十分好奇问。

    她和东宫澜、西禾小娘子,亦来到儒教圣地里。

    她明白十二经山、九艺山,但是不明白六古山。

    东宫澜和西禾小娘子同样好奇。

    “至圣先师撰写的《尚书》序时则言,太古三皇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太古五帝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封青岩沉吟一下道,虽然他还没有读六古山,但是大概还知道一些,“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地之志,谓之《九丘》,丘者,聚也。”

    “太古有三皇五帝?为何影书从来没有听说过?”影书十分惊讶,道:“君子,这是不是真的?不是说,神夏前的历史,便不可追溯了?”

    “其实,莫说是神夏前,便是神夏的历史,亦只剩下片言只字。”

    东宫澜摇摇头道,什么太古、远古,乃是神话般的存在,甚至就是神话。

    “那至圣又如何知道,太古有三皇五帝?”

    影书诧异道。

    “这是杜撰的?”

    西禾小娘子缩着脖子小声道,生怕让儒者听到了。

    “西禾小娘子慎言。”

    封青岩蹙着眉头,看了看三坟山便道:“虽然神夏前的历史不可追溯,但是至圣先师岂是凡人?至圣先生通古博今,可贯穿整个时空长河,自然可通晓太古之事。”

    “原来如此。”

    影书点头。

    毕竟以至圣之能,贯穿时空长河不是不可能。

    “既然如此,为何不称为三皇书,却要称为三坟?这样不是一目了然?”影书好奇道,“还有五典、八索、九丘呢?”

    “在《尚书》中,坟,大也;典,常也;索,求也;丘,聚也。”封青岩想了想便道,“而《释名》中,坟,分也,乃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其体有三。”

    “典,镇也,制法所以镇定上下,其等有五。”

    “索,素也,著素王之法,若先师者,圣而不王,制此法者有八。”

    “丘,区也,区别九地土气,教化所宜施者……”

    当封青岩说完,三人皆是一脸茫然,根本就听不懂。

    其实,莫要说她们不是儒生,即使是儒生,亦不一定能够听得懂,毕竟六古书太过晦涩了。

    “你们随意走走,倘若在圣地里闷,便去儒城逛逛。”

    封青岩道。

    “哦,好的。”

    影书点点头,对二十七书山并没有什么兴趣。

    这时封青岩向天坟山走去,打算在教主制作龙吟砚的时间里,读读天下间最难的六古书山,看看能不能窥视到一些天地奥秘以及真相。

    倘若六古书山乃是真,必定隐藏着天地秘密。

    在以前。

    他或许不相信,但是随着他看到的天地秘密越来越多,渐渐便有些相信了。

    或许太古真存在三皇……

    片刻后。

    他来到天坟山中,一步步走上去。

    不知何时,山中雾气弥漫,渐渐遮挡了视线,让封青岩微微有些诧异。他很久前,便听说过一句话:三坟者,曲尽天地之理。

    所以,他要来三坟山看看。

    不知不觉中。

    山中的雾气更大了,白茫茫一片,笼罩了天地。

    而封青岩登天坟山,亦被不少山前山左的儒者看到,都好奇停下驻足观望起来。

    毕竟封圣所登的乃是三坟山。

    三坟山,或者说六古山,与其他书山颇有不同。

    六古山中的每一座山,都隐藏着一股无形的太古之力,若是没有悟通其山之理者,是无法登上山去。

    山登得越高,对其山之理便透彻。

    一阵后。

    封青岩有些诧异停下。

    他蓦然发现,自己所登的,不知何时变成平地了。

    但是,四周皆是浓烈的雾气,让人看不清地面,只能一步步往前走去。

    不久后。

    他发现四周有些人影,似乎正是登山的儒生。

    这些儒生,有的是一直在向前走,有的则是坐下冥想,有的则是观察脚下之地……

    此刻封青岩并没有遇到太古之力,十分轻松往前走去。

    大概走出数里后。

    他终于感受到太古之力的存在,犹如一根根绳索在缠住双脚,让他举步维艰。

    不过,还是可以慢慢前行。

    但走出一里后,他便寸步难行,似乎被无数的绳索紧紧束缚住,根本动弹不得。他看到身前身后,有零星的人影或坐着或站着不动,似乎皆被太古之力束缚住了。

    既然此时无法向前,封青岩就干脆盘坐下来。

    据他所知,读三坟山,其实便是聆听三坟山,在聆听中感悟三坟山之理。

    至于三坟山之理是什么,他一无所知。

    他闭上眼睛,静心聆听起来。

    可是天地寂静无声。

    大概半个时辰过去了,他什么都没有聆听到,便睁开眼睛看了看天地。

    天地依然是白茫茫一片,遮挡了视线,让他颇有些惊讶。

    他现在毕竟是君境,相当于大儒级别。

    但是,视线依然被雾气遮挡。

    这说明雾气并不简单。

    难道雾气中隐藏着太古之力?

    其实,所谓的太古之力,只是后人的说法。但是在六古书山上,的确存在着一种玄之又玄,让人说不清的力量。

    所以说,所谓的“太古之力”,不一定就是太古时代的力量,或许是某种规则所残留的气息。

    他仔细观察四周的雾气,却没有发现什么端倪,但是雾气的确遮挡了他的视线。

    他思索片刻,便悄悄使用“破虚见微”神通。

    目光瞬间穿透雾气。

    但在此时,他有些诧异起来,看到雾气中流转着如丝如缕般的雾丝,似乎正是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