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云隐往事

    第二章 云隐往事 (第2/3页)

起,付氏就效忠左右。后来太祖受天命,行义举,付家的第一位大柱国更是为太祖皇帝鞍前马后身先士卒。凭着柴氏家臣的身份,夏朝建都后,太祖皇帝i将柴氏祖地所在的乾锦州作为付氏的封地。据传,当年太祖皇帝起义前,曾在祖地发现龙脉所在。遂让付氏历代在此看守。而付氏近年来也愈发飞扬跋扈,大量年轻子弟被安插在各地军武中,且身居要职,更是几乎将乾锦州一州的江湖势力都纳入麾下成为私兵。

    而诸王中身份最为尴尬的当属云氏。。云氏先祖也就是云隐山庄的第一代庄主,曾是前朝的一名掌律郎。此人并无太高的修武天资,倒是通晓世间百家音律乐理。当年他为了补齐一套上古乐谱,遍访世间乐府和乐坛名流隐士。在行至一处悬崖底的瀑布旁,取水小憩时,忽闻崖顶有人抚琴高歌,琴声忽而如奔流直下,忽而如高山仰止,忽而如阳春飞雪,忽而如冬雷乍起。而此人歌声却时而如世醉酒挥毫慷慨荡气,时而如深闺娇妾哀怨惆怅。闻者随着琴声时而血脉沸腾,时而声泪俱下。掌律郎循着琴声攀岩而上,终于在崖顶的一块巨石下发现一名发须皆白的麻衣老者正在抚琴。老者每每弹罢一曲就会呕血一次。整把琴身早已殷红一片。掌律郎却并未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慑,反而与琴声共鸣,他盘膝而坐,解下身后所背之琴,竟然附和起老者的琴声,起先指法稍显笨拙,弹奏的捉襟见肘。但渐入佳境后,竟情至忘我,心之所至,弦瑟自鸣。

    当掌律郎再次睁开眼,已是星辉漫天月华如瀑。此时的崖畔只闻山风抚霜叶,秋虫踏挽歌。此时的老者,双眸紧闭,长须与麻袍已经被血液染成褐色。双膝上放着那把血染的木琴。掌律郎扶地欲起,却不想刚一动念竟然腾身半空。他茫然间洞察全身,发现自己竟然从一名屈屈的莹骨境的下武境武者一跃成为一名离魄境的上武境高手。

    修武之人境界从步入武人门槛的泥胚境,要经历莹骨境、天乳境、蒙元境、塑胎境、焚窑境、御魂境、离魄境后可达神游境。前三境又被称为下武境,是为磨练武人体魄,筑基淬骨,以便于武人体魄可以变成坚固的容器,容纳天地元气。而随后三境又称之为中武境,是修炼之人感受天地元气,引纳天地元气入体,同时转为修炼体内世界。后三境为上武境,注重武人魂魄的修炼,从感受天地元气,修炼体内小世界逐渐转变成体内世界与体外天地的融合。而这九境又统称为凡武境。意指武人修炼的过程依旧是肉体凡胎,而只有突破神游境桎梏的修炼之人,才算站在修炼的山巅,俯瞰众生,视为玄境。

    修炼一途如同逆水行舟,除了自身的天赋,名师的指点和刻苦修炼外,每一个境界的突破还需要莫大的机遇,除了自身的积累和沉淀,开辟足够多的体内穴窍以圆满体内世界外,还需要对天地以及武学的感悟。尤其是每三个境界之间的跨度,如同鱼跃龙门,蛟龙走江更是阻碍重重。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止步在一个境界却不得突破。

    而像云隐山庄首任庄主这样天赋平庸,更是毫无修武热忱之人,不过是终身止步于下武境,无非是比凡人的体魄更强健几分罢了。而此刻却因为抚琴几个时辰便突破到上武境,换做任何人怕是即便同样亲身经历,也不敢相信。

    此人虽修武天赋平平,但才思敏捷,他愕然片刻后便走向垂首盘坐的老者。老者一手平摊在琴上,一手垂落身侧。掌律郎躬身作揖后上前探查,发现老者早已驾鹤久矣,且是肝肠寸断。他将目光落向老者膝盖上的古琴,此琴以乌黄木质雕刻,头尾琴并无任何雕花镂饰,只有浸在琴身上依旧殷红的血迹。他将琴轻轻抱起,琴底用篆体铭刻子牙二字。目及此处,他不禁张目结舌。

    据传,两甲子前,世间有两位乐坛大家风流江湖,一人善箫,佩有紫竹长箫名曰芳寸,一人钟情抚琴,常伴乌桐铸琴,唤作子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