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选择和机遇

    第10章 选择和机遇 (第2/3页)

方和老兵方见袁世凯杀伐果断,都吓得各回各自的营房。

    事情是妥善处理了,袁世凯一直惶惶不可终日。

    自己假借吴长庆名义,还动手少了人,追究起来,罪也小不了呀!

    他很后悔,特别后悔自己不该那么冲动。

    第一次动手杀人,自己当时虽然极力掩饰,其实是很怕的。到现在老兵倒在自己脚下那可怕的样子,也还是总在眼前浮现。

    他听说了,那个老兵和吴长庆有特殊关系,好像救过吴长庆的命。

    怪不得他那么嚣张,原来是有所倚仗。怎么办?是不是在吴长庆没回来前先跑路?

    家是不能回了,不回家去哪儿呢?要走没地方可去,不走是越想越怕。

    时间在犹豫不决中一天天过去,离吴长庆回军营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究竟怎么办,总得拿个注意。袁世凯把那天的情况仔细回想了一遍,觉得除了果断出手,也真没什么好办法。

    想到吴长庆平日里对自己的关心和呵护,想到这位吴叔叔对自己的深情厚意,事情也许不至于像自己予想得那样严重?

    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招呼不打就一走了之,那样,就太对不住真心实意待自己的人了。

    好汉做事好汉当,等吴长庆回来,争取主动,把事情和盘托出,一切听凭处置就是了。

    一旦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袁世凯反而安定了许多。

    吴长庆回军营后,袁世凯在第一时间,把事情经过做了汇报,恳请大帅治他的“专擅杀人”之罪。

    出乎袁世凯意料之外的是:吴长庆不但没有半句地责备,反而对他大加夸赞。

    “我们不是常说吗?将在外有所不受。为什么这样?情况瞬息万变,怎么能一根筋呢?相机而行事,这是一个军人必须学会的本领。这等严重的事,如果不马上压制下去,闹出大乱子,别说我们这些人的官当不成,搞得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干得好孩子,你不但没罪,还立了功,立了大功!”

    听了吴长庆的话,袁世凯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高兴之于,他也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地选择。

    不久,袁世凯迎来了他人生的重大机遇。

    在清朝,清王朝和朝鲜是宗藩关系。

    朝鲜虽然名义上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是清王朝的藩属国。

    一八八二年七月,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

    朝鲜的老国王因膝下无子,由其侄儿李熙继承王位。

    高宗李熙因年纪尚小,由其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