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选择和机遇

    第10章 选择和机遇 (第3/3页)

大院君李罡应执掌朝政。李熙长大成人后,李罡应还权李熙。李熙愚懦昏庸,王妃闵氏很强势,朝政大权逐渐落入闵妃手中。

    闵氏排除异己、任人为亲,重用外戚。闵妃集团任性妄为,官员腐败,大肆铺张,搞得国家财政空虚,社会矛盾重重。

    朝鲜王朝的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士兵因为长时间的欠饷,以及对由日本人训练的“别技军”的不满,聚众哗变。

    很多市民也参于其中。大院君李罡应不甘心失去权力,趁机重新掌握了朝政。

    闵妃外逃,高宗李熙被扣押。当时,朝鲜的事务由直隶统管。

    事变发生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因丧母休假,由张树生代行其职。

    正在天津的朝鲜大臣金允植得知国內发生政变,向署理直隶的张树生求援,要求清**出兵平定叛乱。

    张叔生听说日本人也正准备出兵干预,想借机把朝鲜拿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认为不能坐视不理。

    经请示朝廷同意,派水军提督丁汝昌带军舰三艘,吴长庆率军六营东渡,道员马建军随军同行。前去平定朝鲜内乱,也防止日本借机入侵朝鲜。

    吴长庆准备率军出征,指派张謇负责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张謇因缺少人手,又赏识袁世凯的干事能力,提出让袁世凯协助。

    吴长庆任派袁世凯到前敌营务处,负责军需供应,勘探行军路线等军务。

    袁世凯心里清楚,自己没有功名,想进入官场,只能是通过建立军功,只能是通过建功来立业,来争取出头的机会。

    和平年代,想立军功谈何容易?他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次,对于他说来,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出发的时候,袁世凯携同朝鲜的金允植随同一营行动。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表现。两个人很谈的来,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已经成为好朋友。

    日本的行动也很快,吴长庆部到达朝鲜时,日本已经有七个兵船,一个营的兵力先期抵达,在仁川安下营寨等待后续部队。

    为了抢在日本人的前头,吴长庆命一营做为先锋迅速登陆,但一营统带借口士兵连日劳累,要求迟缓行动。

    吴长庆大怒,立即将一营统带就地撤职。

    研究谁来代理一营统带时,张謇强力推荐袁世凯,吴长庆于是任命袁世凯为代理一营统带。

    袁世凯正等着这样的机会,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脱去鞋袜跳进海中,赤足疾走于布满乱世的海滩上。

    水军提督丁汝昌见状,赞叹曰:“纨绔少年亦能如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