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找事做

    第25章 找事做 (第2/3页)

谋其政的人。

    本来就是个闲差,本来就是个没事干的地方,袁世凯能怎么办?

    这还真没难住袁世凯,因为,他在督办军务处的一项职责中找到了事做。

    这一条职责是这样写着:“负责整顿旧军,训练新军。”

    他马上想到到,自己应当做点什么了。

    设一个衙门总要编排一些岗位责任。而这些条条框框,主要是写给别人看的,没人会当回事。

    而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你不拿它当回事,它就不是回事。你要是拿它当回事,没准它还真成了事。

    中日甲午战争,陆军败得一败涂地,水军更是全军覆灭。

    旧军的腐败无能,让国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改革旧军队,训练新军队,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袁世凯对此,体会更深。

    比如,他常对别人说,“各军皆不知枪炮”,如天津运来的快炮,没有鞍套、马匹和炮油。放炮时则“门涩,一败就弃”,炮彈也太少,不到十分钟就打完,大炮就成了废铁。

    而很多士兵,枪拿到手都不知道瞄准,顺过来就发。不是指哪儿打哪儿,而是打哪儿指哪儿。

    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更不用说纪律败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他在庆字军下苦功研究过军务,在朝鲜分别用淮军和德国的方式训练过朝鲜军人,应该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能找到关键问题之所在。

    他一有机会,就对相关的当权者宣传自己的主张,提出整顿军队的建议。

    想到中堂大人曾经和自己讲过李鸿藻,发现李鸿藻对训练新军热心,又很有话语权,袁世凯找到了接近这位李大人的路径。

    于是,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写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建议,上书军机大臣李鸿藻。

    他在建议书中痛心疾首地指出:甲午战败“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纷岐,纪律废驰,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

    “为今之计,宜力拯前非,汰冗兵,节糜费,退庸将,以肃军政。亟检名将帅数人,优以事权,厚以饷糈,予以专责,各裁汰归并为数大技,扼要屯扎,认真整励。并延募西人,分配各营,按中西营制律令参配改革,著为成宪。

    “必须使统帅以下均习解器械之用法,战阵之指挥,敌人之伎俩,冀渐能自保。仍一面广设学堂,精选生徒,延西人著名习武备者为师,严加督课,明定升阶。

    “数年成业,即检派夙将中年力尚富者分带出洋,游历学习,归来分殿最予以兵柄,庶将弁得力而军政可望起色。……”

    李鸿藻原来因为袁世凯是李鸿章的人,对其印象并不好。

    他也一直认为李鸿章用人是任人为亲,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