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胆大曰天

    第七十七章 胆大曰天 (第2/3页)

    简宁摇摇头:“划三分之一种甘蔗,剩下的种花生和棉花,四方边角上种点豆子,绿豆黄豆都种一点。”

    除了细粮,棉花是必不可少的。

    种的都是金贵物,绿豆黄豆可以做糕点价钱和细粮基本一个价,上下浮动不大,在当下囊括在细粮一类。

    闺女不打算种高粱,简振军小小失望了一下,遂一想,闺女不爱吃高粱米,绿豆挺好的,冬天没啥菜吃至少能发点绿豆芽,夏天煮一锅绿豆南瓜汤又是消暑良品。

    黄豆,花生拿去换粗粮,一斤换三斤,划算。

    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闷头连着忙活七八天,峡口里的地收拾的七七八八,卧一层底肥就等下种了。

    播种前撒一层底肥,肥料足粮食长得快,简宁计划一年种两茬粮食。

    整理出来的树桩子简宁没叫赤珠吸收,就这么地简振军还问她砍的树去哪了,简宁随口胡扯,说给扔崖下去了。

    峡口最里面有道天然地缝,穿过那条狭长的缝道,后边是悬崖。

    当时简振军还说了两句,怎么就给扔了呢,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削掉树枝立起来靠在石壁上晾一晾,破开用来打家具起屋子都是难得的好材料。

    简宁敷衍说没想到这茬,堆在地里太占地方了,简振军虽然心疼,但扔都扔了又捡不回来,他哪舍得责怪闺女,只叫她别把树桩扔了,树桩晒干经烧着呢。

    一家三口每日天不亮就上山,天黑透才下山,避着人。村里渐渐有人嚼嘴,说简振军去劳动改造反而越改造越懒,一家子都懒,一个人都不出来上工,就蹲在家啃老本。

    老太太要强,哪听的这些风言风语,气冲冲上门责问:“你们几爷子一天天不在家到底在耍啥?真要把老本吃干净了才上工吗?你们知不知道外面的人说的有多难听,你几个败坏家门的驴蛋子沆脏一气,天不黑不归家是去哪里偷牛了吗!”

    简宁想纠正一下,那读沆瀣一气不是沆脏一气,瞅瞅老太太火冒三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