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内幕

    第二零八章 内幕 (第3/3页)

世许多糟粕都从此时起。方子安借鉴的文章正是后人所写,便指出了这些糟粕之处,所以表现在文章里便是有一种马后炮的批判意味。方子安删减了一些片段之后呈现出来的便似乎是一种预见性的判断。连这一点都被史浩发现了。

    “惭愧,惭愧。”方子安除了说惭愧之外,别无他言。

    “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特别在深切程度上是超出许多人的。所以,你的文章是进了前十的。不过,中探花这件事却是王爷所为。”史浩笑道。

    方子安疑惑的看向赵瑗,赵瑗笑道“是本王所为。本来前三是要皇上钦点的,可是秦桧那厮居然不要脸到要将他的孙子秦坦的文章点为第一名状元,本王岂能容他这么做。皇上是叫了我和秦桧陪同他一起评阅前三的,秦桧点了三人,居然全部是他的门生。他以为我不知道这些。我岂能同意我本来知道你的文章是哪一篇,我只想你中个二甲便好,没想着跟他争的。但他做的太过分了。于是我便将张孝祥和你的答卷都挑出来给父皇看。父皇难以抉择,我便建议不如叫这几人来当面策问答对,更易抉择。秦桧显然是心虚了,秦坦的文章写的很好,但是越是写的好便越是说明其中有猫腻,若是到皇上面前应答,必然露馅。老贼最终选择妥协,说什么这么做不合规矩云云,最后和我妥协之后点了张孝祥第一,秦坦第二,你第三。皇上见我和他意见相同,所以便也同意了。”

    赵瑗说的简单,方子安听得却是满腹的疑惑。赵构叫秦桧和赵瑗来协助他做出决定,这似乎并无必要。赵构莫非连文章的好坏都看不出来么绝无可能。而他让秦桧和赵瑗来帮着一起排名次,似乎是有一种深意。最后两人的妥协的结果似乎也是赵构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便是这样的结果。整件事怎么看怎么有些奇怪,只能说,自己能中探花似乎是妥协的结果。但这样一来,方子安心中隐隐有了一些不安。赵瑗做的这么明显,那便是告诉秦桧,自己其实是他的人了。

    “多谢王爷,我这个探花原来是捡来的,哈哈哈。受之有愧了。”方子安笑道。

    “莫要在意这些事了,探花也只是个名而已。子安,很快便要授官了,你也正式入仕了。王爷想让你先进翰林院为编修,你看如何这个官职看似无实权,但却清要,还能常常见到皇上。或许你能得到皇上的喜爱,那便对大事有极大助力。你看如何”史浩笑问道。

    方子安笑道“子安没什么意见,自然一切听从王爷和史大人的安排。只要对王爷大事有利,任何官职我都可以。”

    赵瑗点头道“说得好。本王对你寄予厚望,好好助我,前途无量。”

    还在找"南宋大相公"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