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66)旧相识(中)

    第五章(66)旧相识(中) (第2/3页)

就象整个人浸在寒冬腊月里的冰窟里一般,一股接一股的寒气从四肢一直蔓延到头顶。可她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敢做,甚至不敢把目光和两个护卫相对。她只能在心头安慰自己说:别怕,没事的,他们看不见……

    两个护卫抬起来的胳膊并没有放下去。他们也没有说话,只是冷森森地注视着她。

    她不敢迈出第三步了。她相信,只要她敢再向前跨出一步,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收拾掉她。

    她向后退了一步。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她;胳膊还是没有放下来。

    她又退了一步……

    商成已经看完了两份人事档案。一份是新任敦安县令欧阳止的,另外一份是敦安县丞冉涛的。凑巧的是,这两个人不仅是楚州老乡,而且还都是东元七年的进士,只是高中之后一个进了翰林院做八品侍读,另外一个外放了中县的九品县丞,谁知道十年后翰林竟然成了九品县丞,原来的县丞却作了八品县令……他拿着冉涛的案卷又翻了翻。根据案卷里的记载,冉涛在翰林院没有做多久就被提拔到门下省任门下行走,然后从门下行走迁吏部江浙司任七品主簿,就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却突然在东元十四年被贬斥到京辅当判官,随即又被降职到敦安做县丞;这一来就再没挪过地方。

    他掩上了档案,思索着冉涛到底犯了什么事,怎么会被一黜再黜?档案里对这事记载得十分模糊,只提到一条“纵酒狎妓有失官体”。看到冉涛犯的这条风流罪过,他都觉得有点好笑一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大赵朝廷不禁声色,官办有内外教坊,民间有歌肆舞榭,这些地方说得好听点是耳眩目染场所,难听点就是青寨瓦寮,不仅官员士子百姓平民各有去处随意往来,而且不分官营私办,每逢春秋四季中秋元宵还要举办什么“品花榜”“馨香谱”的“盛事”,连陆寄陶启这些地方大员也是热情踊跃,从来没也听说巡察司为此而找他们的麻烦,怎么到了冉涛这里,就闹出了这么样一个结果呢?

    他把两份案卷放回去。等什么时候有空了,要把冉涛找来好好地问一问。要是当初处分得过重了,那他可以替冉涛说几句好话。从档案上的记录还有自己的接触来看,这个人还是很有才华的,放在敦安有点可惜了;假如可能的话,他希望能把这个人留在卫署。当然,这要等冉涛的病好转以后。

    他在一张纸片上用正楷工工整整地记下“冉涛”两个字,然后把纸穿在桌案边挂着一块薄木板的钉子上。木板上已经串了不少的纸片,都是他平时批阅公文时做的提示和摘要,是用来提醒自己的。

    做好这些事,他抬头望了一眼束手束脚窝在门边的女人。她已经进来半天了,但是他刚才一直在忙着,所以就没理会她。现在他手头上没什么要紧事,就准备和她说两句。

    他给自己倒了杯凉茶,然后端着杯子斜靠在座椅里,好整以暇地望着女人说:“你站过来一点。”他指了指桌案前的脚地。“现在,你说吧。”

    女人挪过来,半晌才畏畏缩缩地问他:“说,说什么?”

    “随便。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不知道是烛火摇晃的缘故,还是女人的心头实在是太紧张,她本来挺耐看的一张鹅蛋脸现在变得有点走形,五官也有点移位,脸上半点血色也没有纯是一片煞白。她迟疑了半天,才咽着唾沫小声问:“大将军……老爷,您……您想让我……民女……婢子说什么?”

    商成还没说话就先打了好几个喷嚏。他皱着眉头挥了下手,让她站得远一点。这女人身上不知道薰过什么,那股浓郁的香味让他很不自在。他摘下眼罩,一面抹着眼眶里溢出来的泪花一面说:“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再远一点!阿一一嚏!阿嚏!”看女人站得远了点,香气也没有刚才那样直冲鼻端了,他才问道,“你叫什么?哪的人?”

    “婢子……婢子锦娘,是敦安人。婢子的娘家姓李……”

    商成呵呵一笑,说道:“我没问你现在叫什么。我是问,你以前叫什么。”

    骤然听到这句话,顷刻间女人就面色如土,要不是旁边有座铁铸的灯架,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