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3)莫干之战(十一)
第九章(23)莫干之战(十一) (第1/3页)
绕阵攒射寻找弱点,叠浪突击制造混乱,最后是中央突破与两翼包抄相互配合以求形成一举击溃,这是商成在卫府存档的大量战史实录以及一些亲身经历过野战的将士们的回忆与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突竭茨人野战特点。他把这三种战术戏称为“突竭茨人的三板斧”。但是,戏谑的称谓并不代表他会因此而轻视敌人;恰恰相反,他不仅很重视敌人,并且花了很多时间来专门研究突竭茨人的战术特点,反复地思考该如何在战场上争取主动。而且,他的思考并不仅仅局限于战术本身,还包括了双方的战略指导、战术思想、兵种构成、兵员状况、武器装备、训练水平、后勤保障等方面,并涉及到双方的民族传统、思维习惯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它甚至还涵盖了双方的政治形式、组织制度、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因为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所以它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军事课题,而变成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再多,显然也无法把握所有的细节,所以他在与张绍商量之后,经过审慎斟酌,从燕山卫署和卫军中挑选了少数文职官员与部分将领,让他们分别参与一个或几个分支。可是,由于很多资料欠缺,尤其是与突竭茨人相关的那些资料与文献都缺乏可靠的有力证据或者证明,所以这项被燕山卫府严格保密的研究至今也没有完成,只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对面的敌人当然不可能知道,燕山的中原汉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谨态度在细致地研究他们;他们更不可能知道,已经出来的某些结果正在卫府和边军府得到应用,而燕山卫军也根据这些结果开始调整战术指导思想。他们还以为,他们面对的依旧是过去的燕山卫军,所以在偷袭劫营未果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民族传统的战术。
在赵军作调整的同时,突竭茨左翼也开始了运动,数百上千敌人骑兵结成团纵马雀跃,浪潮样席卷而来,眨眼间就进到赵军阵前三四百步,紧接着就看见赵军右翼旗幡变幻,布设在前列的三排床弩间人影奔走移动,耀耀日影下似有什么东西一闪即逝,顿时间奔腾的突竭茨骑阵到处都有人翻马倒幡偃旗伏的景象。然而可惜的是,相对敌人的数量,赵军的床弩毕竟太少,杀伤效果虽然不错,可上绞盘填装弩箭总是需要时间一一敌人已经一拥而近。好在阵前已经布下好几列弓手护住了阵线……
突竭茨先锋也不接敌,距离还有二百多步就开始转向,避开赵军前沿厚实的弓阵绕行而走,蹿上草坡贴着左翼一晃而过,噼里啪啦也是一通箭雨;纵下草坡一里多地便重新整队,返身再杀回来,又是绕阵一阵乱箭袭扰。这次突竭茨人学了精,指引的旗帜早早就开始转弯,小心翼翼不肯再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