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第1238章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第2/3页)

    陈金文呵呵一笑:“愿闻其详。”

    柳浩天说道:“第一,我们的足球要想发展起来,必须要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原因很简单,城里的人,尤其是住在城里的70后和80后这一代人,很多都是通过自己的艰苦的奋斗,才从农村进入了城市,他们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受苦,而那些原本住在城市里的人更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因为他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向。

    而现在,读书是我们国人唯一的一条出人头地的道路,这几乎是所有国人的共识,因为这条路是唯一的相对公平的道路!这条路是不论贫穷和富贵的!

    而且对富人而言,他们的孩子可以进入私立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进入985和211的机会非常大,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因为一旦受伤,影响的是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想要复制寿司国或者泡菜国他们的成功模式,举办各种城市低级别的联赛,通过这种联赛来选拔人员,这条道注定是行不通的,过去20年的失败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70后和80后这一代人他们对自己孩子所寄托的希望,和他们曾经吃过的那些苦。

    我们做任何的工作,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人性的因素,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从自身工作的角度,一厢情愿的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那往往并不是真正的正确的道路。”

    柳浩天说到这里的时候,体总的那位副局长胡天赐更是瞪大了眼睛,眼神中不断的绽放着光芒,柳浩天刚才所说的这番话宛如暮鼓晨钟一般,让他醍醐灌顶,他这一刻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过去的20年,教练换了一波又一波,掌门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却始终无法把足球运动的成绩拉升起来!

    因为大家根本就没有找到事件的核心,根本就没有考虑人心和人性的因素,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体能训练、青训、甚至是教练员的水平等这些表面的因素,而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表象问题,而不是核心问题。

    不把核心问题解决,其他问题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永远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想到此处,胡天赐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十分谦虚的向柳浩天请教说道:“柳浩天同学,能不能详细的解释一下你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呢?”

    樊建平有些吃惊的看了一眼胡天赐,因为胡天赐可是体总常务副局长,他对足球运动也是有着很深的了解的,现在他却如此谦虚地向柳浩天请教,难道柳浩天的这个观点让他非常认同吗?

    柳浩天面对陈金文的时候可以针锋相对,但是面对着胡天赐,他表现的很谦虚:“胡局长,我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为了工作的便捷,或者为了快速出政绩,可以把城市的低级别的联赛办一办,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至少20年之内,如果不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这种级别的联赛永远不可能为专业足球队输送人才!

    因此,要想把足球工作做好,要想真正的能够出成绩,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是唯一的可以作为突破点的战略战术。

    原因就在于,相比于城市家庭,农村家庭对于孩子的未来的期待值要低很多,而且相比于城市家庭考上大学的比例,农村家庭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要低很多。

    这是教育水平和师资水平的差距,这是无法弥补的。

    因此,足球联赛要想办好,可以尝试着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让每个县都组建不同年龄阶段的足球队,面向广大农村家庭的孩子,广泛的去挑选球员,同时要明确规定在一个县级的足球队,农村家庭出来的足球运动员必须占比70%以上,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每个县所选拔的足球运动员是真正的来源于广大的农村家庭。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些球员要来自农村家庭呢?

    因为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比城市家庭出来的孩子要更能吃苦,而且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未来期待值要低一些。

    但是,只要我们通过这些地级市级别的足球联赛运动,能够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就能得到相应的收入,比如说,能够入选县级队儿的10岁阶段的足球运动员每个月的收入是2000块钱,12岁是2500块钱,15岁是3000块钱,只要让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