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启示录 第三章 追击

    第一部 启示录 第三章 追击 (第2/3页)

,给亚里士多德解释了一下:“这辆车是经过信息隔断处理的,也就是“隐形涂装”:里面的信号出不去,外面的信号也扫描不到。换言之,只要我们能脱离警察的肉眼视线,就不会再被追上。”

    恰在此时机会来到,斯巴鲁一个急转向,漂移进了一个隧道,身后的警车虽然也及时跟进,可幽暗的隧道内只有星星点点的灯光,斯巴鲁早已混入眼前川流不息的车群中。

    与此同时,警方的定位系统也传来目标丢失的反馈,刚才在紧急追赶的过程中还没发现,他们似乎一路在追着一辆电子地图上“不存在”的车。年轻的警员还想追击一下隧道里其中一辆红色跑车,旁边的老警员已经躺回了座椅上:“不用追了,是‘幽灵车’。红色的车里也没有斯巴鲁,他们肯定涂的是变色漆。让总部的AI来应对吧。我们四处游走,看看有没有机会。”

    年轻的警员似乎有些诧异:“老陈,你不是蛮抵触AI的吗?怎么这会儿认输啦?”老陈在警局里是出了名的反AI派,以至于在这个全民无人驾驶的时代,老警员一组的人还保持着手动驾驶,靠经验破案。

    “我从来不讨厌AI,我只是不依赖它们的判断。一个工具,又不是人,有什么讨厌不讨厌的?工具只分好用不好用,五十年前我们用枪,三十年前我们用电击棍,以后我们可能就得背外骨骼装甲了。我的确不擅长用这种新东西,但是在合适的场合,还得靠它们,就好像我再不会开船,也不会开着车子下海。反倒是局里那些人,一个个都太信赖AI的判断了,那些看起来完美的推断,放在以前也都只是‘一面之词’,如果它是人的话,那它再聪明也不会得到那么无条件的信任。但如果只是当它工具,那工具只能是工具,工具是不需要有思想的。”

    “大概因为人有私欲,而AI没有?反正我确实觉得它们判断得挺准的,而且大数据分析不就是一种更高效的资料排查吗?虽然行为预测确实神神叨叨了一点,不过以前我们也就是干这个的吧?”

    “那你呢?你明明知道我们组的情况,为什么还要来?”

    “呃……我这不是没办法嘛,去年岗位调整,AI基本上把我们文职人员的活包办了,现在整个局里也就你这还需要经验办案的人手了。不说这个,你觉得‘天网’拦不住它吗?”

    “难说,天网确实还没失手过。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工具就是工具,只要是工具,就有对付的办法,别对它们抱有信赖。再说,不止天网没失手过,我也没有。”

    亚里士多德看着警车从车窗旁超过,去往前方追击不知哪辆倒霉的车子,心里却有种石头还未落地的紧迫感。回过头来,男孩儿仿佛还沉醉在摇滚的海洋中,戴着墨镜看上去就像睡着了一样,动作却精密得仿佛机器,双手不停,打方向,刹车,转向,踩油门。车子滑入另一条车流,转头居然又混入了进城的车队。

    孟德斯鸠皱眉提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