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证与物证

    第十七章 人证与物证 (第2/3页)

,可是没有找到。当时老夫就想,可能是这个孽障贪玩,跑到山林间行猎游乐,故而忘记了大事。说起来,此子顽劣不堪,不来也好,免得在天子御使面前失礼,丢了申国的脸面。所以,我们也就一直没有在意他。谁想到,这个畜生竟然胆大包天,干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说着,申侯连连顿足捶胸。

    申左兰在一旁劝道:“侯爷莫急,这位范副将也只不过是一面之词而已,究竟是不是长烈所谓还不一定呢。”

    “怎么不是?!”范辰从腰间摸出一个物件,伸到众人面前:“你们好好看看,这是不是申国之物?”

    赵亮定睛一看,范辰手中托着的是一枚玉佩。那玉佩有半个手掌大小,一指薄厚,上面雕工精细、圆润光洁,即便是在灯光晦暗的室外,仍然能够看出其无暇美质。玉佩的正中间刻着一个阴文,就算赵亮没学过大篆,却也可以分辨出那是一个“申”字。

    申侯三人一见玉佩,立刻大惊失色,显然是认识此物的。范辰盯着他们,问道:“怎么样?这是谁的?”

    “此物从何而来?”申左兰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范辰转手将玉佩呈给赵亮,说道:“大将军,这个东西是在那些人掳走褒富,卑职挣脱了绳索后在地上发现的。玉佩是申长烈所遗之物,乃是铁证!”

    听到铁证这个词,赵亮心中一动。

    记得在警官大学读书时,一位有着多年一线办案经验的老教授曾对他们这些学员说过:世间之事,最怕绝对二字。尤其是警察破案,拿证据说话这是基本常识,也是行为准则,但是动不动就说“铁证如山”,便往往容易被自己的思维盲点所干扰,从而缺乏了对人、事、物和规律的客观分析,也缺乏了对职业的敬畏。

    回头看看,很多冤假错案在侦办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铁证”这个说法。

    赵亮若有所思的掂了掂手中那块沉甸甸的玉佩,问申侯道:“这是长烈公子的?”

    申侯连取过来仔细看看的意思都没有,就点头承认:“没错,是那孽障的。这枚玉佩乃是我申家祖传之物,老夫绝不会认错。唉——”

    “从不离身?”赵亮继续问道。

    “从不离身。”

    赵亮点点头,对众人道:“我早就听说,长烈公子与他的姐姐感情很深,所以先王后身逢不幸,想来他也非常难过。年轻人一时冲动,可以理解。他既然没有当场伤及褒富的性命,那么此事就还有转圜的余地。这样吧,趁着事情发生不久,他们可能还未走远,我们赶紧把人给追回来才是首要。范辰!”

    “卑职在!”

    “你速速点齐三百御林军,四面出动,搜索褒富将军的踪迹。”

    “卑职遵命!”范辰大喝一声,转身快步离开。

    赵亮又对申侯道:“还要烦请您老相助,派些熟悉地形的人手,配合范将军他们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另外再安排一路人马,火速赶回苍岩城,没准儿长烈公子真如范辰所说的那样,打算到先王后的牌位前宰了褒富呢。”

    不待申侯说话,嫪桀抢先道:“这事我来安排吧。此次带来这里的军兵不多,只有一百骑兵而已,我分出五十人配合范将军,另外五十人沿着去苍岩城的路一直追过去。”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申侯同意道:“你嘱咐手下人马,一旦碰上那个孽障,不用顾忌他的身份,立时拿下。他若是胆敢反抗,或者意图伤害褒副使,那就当场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