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烽火边城 第四十六章 惊变

    第一卷 烽火边城 第四十六章 惊变 (第2/3页)

说了,陈敬大为高兴,迁居江南,连最后一点顾虑都排除了。

    他亲自找李令谋划,打算尽快迁居南方。这陈家坞就留与不愿南迁的族人掌管。

    李令考虑周密,提出为免坞堡人员南迁,实力削弱给潜在敌人可乘之机,应该采取分步南迁的方法,先把老弱妇孺先行南迁,骨干力量一边补充一边撤离,这样虽然时间拉长,但进退有据,万无一失。

    李令年过七旬,有如此智计,这让何遇很是佩服。

    何遇又提出来,可以和连云寨结盟,两者成犄角之势,互为策应,对两家都大有益处。商议已定,南迁行动便有条不紊准备起来。

    何遇不日即将南下,便备了礼物去连云寨拜别师父。灯儿这几天老是感到疲累,神情恹恹打不起精神,一步也不想走动。

    冉裕钟爱灯儿,灯儿害怕失了礼数,强打精神骑上马背,还没走几步就呕吐得不行,实在是不能成行,便留在家中。何遇疑心灯儿病了,打算拜别师父后,请郎中给灯儿诊治一下。

    何遇到了连云寨,说了两家结盟的事,这是个双赢的想法,冉裕没理由不答应。接着又说了迁居江南的事,冉裕虽然不舍何遇,却是十分支持。他还说:“等这边大事一了,他本来也准备去江南。”

    何遇知道师父所说的大事,便是找慕容恪两个儿子慕容楷、慕容绍的晦气。冉闵为慕容恪所擒,慕容恪已死,父债子还,这杀父之仇自然落到他儿子头上。从坊间的评价看,慕容楷口碑还算不错,慕容绍却不是好鸟。其实不管这倆兄弟为人怎样,何遇自然站在师父一边,巴不得师父立刻杀了这两个仇人。

    冉裕的腿脚已然好了不少,虽然还是使不上大力,但扔了拐杖已能正常行走,心里很是舒畅。

    不过冉裕准备去江南,何遇却从未听说过,问起原因。

    冉裕恨声吐出四个字:”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大名鼎鼎,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镇国神器,是秦朝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刻成的,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得之名正言顺,失之底气不足,被讥笑为白版皇帝。

    何遇记得传国玉玺在后唐时失踪,东晋在后唐之前,这时应该尚在世间,却不清楚和师父有什么关连。

    冉裕愤恨道:”先帝灭了石赵,得到传国玉玺,并以此建国,后来先帝兵败,绝望之际,以传国玉玺为信物向南朝求援。南朝满口答应,骗走传国玉玺,却不发一兵一卒,以至我冉氏家破国灭,南朝之可恶甚于鲜卑白虏!“

    冉裕口中的南朝,自然便是后世所称的东晋。

    何遇心道:”冉闵失败主要还是自身原因,从历代王朝更替来看,传国玉玺不如改称亡国玉玺更名副其实。不过东晋朝廷言而无信,倒真是可恶。”

    他读过不少历史,对两晋治下的社会黑暗、百姓苦难有深刻认知,对司马皇族更没有好感,当下附和道:“司马氏卑鄙无耻,等徒儿到了江南,站稳脚跟,那时再相助恩师,夺回传国玉玺。“

    冉裕大喜,笑道:”传国玉玺已入内宫,想要夺回不是易事,不过有徒儿相助,倒是可以一试。“他牵挂灯儿病情,问了起来。

    何遇心中不安,如实将症状相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