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铁指大侠梦成真

    第八章 铁指大侠梦成真 (第2/3页)

中侠?”

    张民也被彭巳丁的武功镇服,在旁说道:

    “何止是渝中侠,简直就是铁指大侠!侠中侠!”

    刘立打蛇随棍上,再次抱拳行礼道:

    “铁指大侠,请收我当徒弟!”

    这是哪跟哪?初次见面,就拜师收徒?彭巳丁不由一时为难,哪知刘立却认了真,张民似乎也想极力撮合此事,极力劝说。

    眼见新交的朋友,彭巳丁不知如何拒绝,只得“呵呵”一笑,不置可否,但大家却认定他同意了,相约在张民的公司,为刘立摆个“拜师酒”。

    有了“二指倒立”和拜师的插曲,大家越谈越投机,一时相见恨晚。

    但操场上人逐渐变少,月亮也似乎偏去老远,远处楼房的灯光也熄灭了许多,夜色的寒冷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悄悄地撒落下来,笼罩在他们身上,热情澎湃的四人几乎能感受到手心的微凉和潮湿寒冷的露气。

    不能再聊了,他们只得各自道别,彼此相约,明天中午,张民公司见,不见不散。

    当彭巳丁回到寝室,已经晚上11点了。

    幸好守门的老头,知道这群天子骄子,在周末晚上要略略疯狂下,释放青春的压力!所以还没关宿舍楼的大门。

    彭巳丁匆匆洗漱完毕,正准备上床练习内功,上铺的同学杨坪悄悄对他说:“给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彭巳丁问。

    “有没有多的钱?借50元钱做生活费。月底了,老爸没汇钱过来,有点紧张!”

    彭巳丁一听,二话没说,打开衣箱,取出50元给杨坪。

    其实彭巳丁他爸给他的钱也不多。要说他家并不穷,也许在同寝室的同学来说,还是最富有的一个家庭。

    现在父亲彭舒明从官场下来了,在一所小学教书,空闲时间更多了,凭着祖传的骨伤科手艺,挣了不少外快。

    不过打小时候起,父亲对他就很严格,给的生活费也少。其他大学同学每月200-300元,彭巳丁只有150-200元。

    从初中寄宿开始,彭巳丁就经常找同学借钱,所以理解学生缺生活费的窘迫。

    但是在初中的时候,彭巳丁帮同学辅导作业,同学请去吃点夜宵。或者利用假期捡瓶子、烂玻璃,在地里掏点麻芋儿(半夏),扯点金钱草卖,挣点零花钱,也能帮贴学校的生活。

    读高中了,离开家乡到了县城。紧缺的生活费,让彭巳丁屡次感到举步维艰。跟同学借,很多同学都来自农村,也不宽裕。跟老师借,一个生活在农村孩子的如何能跟城市的老师开口。

    彭巳丁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由于生活费不够,经常是寅吃卯粮,一月至少有10天会为这件事发愁,经常心神不宁,不能安心学习!

    还记得在高考前一月,生活费不够。那个年代,打电话也不方便,彭巳丁还有点不敢回去拿。但的确过不去了,于是只得找到在金广县城读卫校的初中同学兰金忠。

    这个同学与彭巳丁感情深厚,亲自跑了一趟彭巳丁的老家桂兴。彭舒明鉴于彭巳丁即将高考,没有赶到金广痛骂彭巳丁。当然也许是他觉得50元不过是自己5包烟钱,为了在外人面前显示自己有钱和关心儿子,慷慨的给了兰金忠50元带给彭巳丁。

    彭巳丁一直感谢、感恩这个同学!当然也感恩父亲难得的慷慨,不然自己的高考就不能顺利参加!

    进入大学了,彭巳丁跟着学长们利用周末推销双叉奶、卖袜子,缓解了一些窘迫。

    后来彭巳丁利用自己的一点特长,在某个武术杂志登了一则“招生广告”,函授缠丝拳、铁布衫,居然一个月也能挣个二、三百元钱。

    由于彭巳丁不讲究穿,穿的都是家里带来的旧衣服。他也是这个校园唯一穿补疤裤和中山服的学生。而这件中山服还是他父亲结婚的时候穿的,现在作为“传家之宝”送给他了,虽然有点烂,彭巳丁却倍加珍惜,因为是他最好的一件衣服,穿起来感觉有精神。

    每天中午,彭巳丁穿着中山服和补疤裤,每个手提着4个大开水瓶到锅炉房打水,健步如飞的走着,可说是重庆医科大学的一大奇观

    就这样,虽然彭巳丁虽然练武花销大,还能对付过去,并稍有结余。

    灯早熄了,夜也深了,彭巳丁上床练功。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子、午、卯、酉是练习高深内功的最好时候。练习这些高深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