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求学无他唯专心

    第十七章 求学无他唯专心 (第3/3页)

代联波处得不到关怀、理解和帮助,每次见到代联波都战战栗栗,于是肖福志和代联波关系逐渐恶化,并彻底僵了!两人就像死对头!

    在大三这个学期,彭巳丁反复提醒肖福志:不要补考,否则日子不好过!

    为了帮助肖福志,彭巳丁有时提醒和督促肖福志看书复习。有时候,肖福志如果和彭巳丁去看了录像,看完后,情绪得到发泄,还会认真复习。但是如果没人陪他玩耍或看录像,他又会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会变得低落,精神变得空虚,跑去一个人闷闷打游戏,一打有可能又是大半通宵。

    于是,他在这个学期结业考试考得又不理想,比上学期还不如,考试才进入大半,他已经有三门课程不及格。后面还有中医学和药理二门课程。

    而药理、病理、生理、生化是医科大学的难点,俗称“四大名补”,补考率很高。据说某一届大三,一个年级药理补考的超过70%。

    鉴于这种情况,肖福志的情况可说是糟糕透了。

    另外,重医还有另一条非常严格的校规,就是考试如果作弊,只要被抓住就是“留校察看”的处分。

    所以,肖福志如果不想退学,就只有努力把药理和中医学考过!即便考过,估计这个寒假也是一个黑色的“冬天”。

    肖福志为了不再补考,在后面的时间,通宵达旦的复习,把打电子游戏的精神全部用于学习。同学们也帮助他,借给他课堂笔记。彭巳丁更是加倍鼓励他,提醒他学习,陪他学习。

    但是代联波放出话来,只要药理或中医不过,哪怕差一分,肖福志也必须退学!

    其实大学各科的考试,有选择题,也有问答题。有时学生考个“58分”“59分”,好心的老师,在问答题适当放松点,多给“1”分,也不为过,这些好心的老师也就让有点欠缺的学生顺利过关了。

    但是,就有这么碰巧,肖福志药理刚刚考了“59分”。肖福志自己,还有好心的同学,都到药理老师处求人情,药理老师就是不同意在问答题多打1分。

    尽管肖福志的中医考了“88分”,但还是被代联波强行退学了。

    一些同学,还有肖福志的家长又打电话来给代联波求情,但都没有用。代联波的回答很坚决:退学!必须退学!

    于是对于肖福志来说,大三的期末,成了黑色的痛苦记忆。他被退学了!

    伴随着肖福志退学的消息,大三上学期结业考试也彻底考完了,放寒假了!

    其他同学都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唯独肖福志卷起铺盖,打了个包,凄凄惨惨、悲悲戚戚的准备回风节,离开渝州,从此离开重医。

    彭巳丁也不知道怎样安慰他,两人相对无语。

    最后还是肖福志打开话题:

    “彭巳丁,不要为我担心。天无绝人之路!走,我们到朝天门去耍!”

    也许这是两个同窗好友的最后一次相聚,于是他们到了朝天门。走在江边,看着轮船,谈着未来。

    肖福志望着滚滚的长江水说道:

    “我回家后就去打工,再也不读大学了!”

    彭巳丁看着奔流的长江水不停的远去,委婉的劝道:

    “你英语、电脑,还有文笔都很不错,你可以再去拿个这方面的大学文凭!”

    在那个年代,穷孩子似乎就只有打工和读书这两条出路。

    两人谈了很多,但是两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实在也没有好办法。似乎就只有一边打工,一边自考这条路。但是这条路,不用去走,凭想象就知道是一条艰苦的漫漫长路!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在冬天的寒风中,太阳就像一根冰棍,没有一点温暖。而此时,两个求学的青年孤单的立在江边,感觉整个渝州就像一只大冰箱,城市冷得发抖,人也冻得僵僵的,空气也似乎凝固了。

    彭巳丁和肖福志在瑟瑟寒风中,依依惜别!

    而寒冬过去会是春天吗?彭巳丁不知道,但是重情的他只得和肖福志洒泪离别!!

    因为另一个朋友,张民还在苦苦地等待彭巳丁,等他陪同,等他一起到广东去讨债呢!

    但讨债有那么容易吗?